Menu Close

残阳古木。出处 上一句和下一句

  • 残阳古木。

    【注释】:

    残:①伤害;杀害。柳宗元《断刑论》:“秋冬之有霜雪也,举草木而残之。”(举:全部。)②毁坏;破坏。《荀子·荣辱》:“斗者……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立:立刻;马上。)③残暴;残忍。《史记· 张耳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④指残暴的人。《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将军以神武雄才……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⑤残缺;不完整。《后汉书·儒林列传》:“礼乐分崩,典文残落。”⑥剩余;残余。方干《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杜审言《大酺乐》诗:“梅花落处疑残雪。”

    阳:①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尚书·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曰:句首助词。无义。)地名第二个字为“阳”的,一般都来自这个意义。②太阳;阳光。《诗经·小雅 ·湛露》:“匪阳不晞。”(匪:非。晞:晒干。)《孟子 · 滕文公上》:“秋阳以暴(pù)之。”(暴:晒。)③温暖。《管子 ·地数》:“阳春农事方作。”④鲜明;明亮。《诗经·豳风·七月》:“我朱孔阳。”(朱:红色。孔:甚。)⑤表面上;假装。《韩非子·说难》:“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⑥古代哲学概念。与“阴”相对。用以概括诸事物两大对立面的一个方面。《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时不当:生不逢时。)⑦通“佯”。假装。《汉书·田儋传》:“儋阳为缚其奴。”⑧古邑名。春秋燕地。在今河北省唐县东。

    古:①往昔;历时久远。与“今”相对。《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换。宫室:房舍。)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②指古代的事物;旧;原来。《古诗十九首》之十六:“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③久远;古老。赵与时《宾退录》卷三:“客土二字,其来甚古。”④古体诗的简称。或称古风、古诗。与近体诗相对,不受平仄、对仗等格律的限制,形式比较自由。《诗薮·古体上》:“歌至五、七言古,全不入乐矣。”

    木:①树木。《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②树叶。韩驹《念奴娇·月》:“木落山高真个是,一雨秋容新沐。”③木材;木料。《孟子·梁惠王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④用木料制成的。《三国志 · 蜀书·诸葛亮传》:“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⑤特指棺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⑥古代八音之一,指木制的乐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⑦五行之一。⑧质朴;朴实。《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