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古词语“性善”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有尧为君而有象,有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曰:“乃若有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滕文公上》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