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古词语“花楼提花机”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①,中托衢盘②,下垂衢脚③(水磨竹棍为之,计一千八百根)。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地气湿者,架棚二尺代之)。

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④卷丝,中用叠助木⑤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叠助,织纱罗者视织绫绢者减轻十余斤方妙。其素罗不起花纹,与软纱绫绢踏成浪梅小花者,视素罗只加桄二扇,一人踏织自成,不用提花之人,闲住花楼,亦不设衢盘与衢脚也。

其机式两接(截),前一接平安,自花楼向身一接斜倚低下尺许,则叠助力雄。若织包头细软,则另为均平不斜之机,坐处斗二脚,以其丝微细,防遏叠助之力也。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机式》

[注]①花楼:花机上安置花本,操纵提花经线起落的部位。②衢盘:花机上调整通丝分布方式的部件。③衢脚:悬于通丝下端的坠脚,是保持通丝垂直和便于复位的部件。④的扛:经轴。⑤叠助木:安于打纬筘后部的撞杆。

【评】这是古籍中关于花楼提花机的结构及其装造系统最明确的记载。是我们研究这种提花机历史时,必须参考的文献。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