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古词语“切诊”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评】切诊除切脉外还有切胸部,切腹部等方法,以张氏所论最有代表性。

太阴之为病,脉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

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

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灵枢经》《论疾诊尺》

【评】尺肤为前臂内侧皮肤,古人对于尺肤切诊有很丰富的经验。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