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古词语“药有君臣佐使”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用药犹如立人之制,若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则气力不周也。而检仙经世俗诸方,亦不必皆尔。大抵养命之药多君,养性之药多臣,疗病之药多佐,犹依本性所主,而兼复斟酌详用此者,益当为善。又恐上品君中,复有贵贱,譬如列国诸侯,虽并得称制,而犹归宗周。臣佐之中,亦当如此。所以门冬、远志,别有君臣;甘草国老、大黄将军,明其优劣,皆不同秩,自非农歧之徒,孰敢诠正,正应领略轻重为其分剂也。

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张元素曰]为君者最多,为臣者次之,佐者又次之。药之于证,所主同者,则各等分。或云力大者为君。

[李杲曰]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主病为君。假令治风,防风为君;治寒,附子为君,治湿,防己为君;治上焦热,黄芩为君;中焦热,黄连为君。兼见何证,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本草上品为君之说,各从其宜尔。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

药有君臣佐使,大抵养命之药则多君,养性之药则多臣,疗病之药则多佐使,犹依本性所主,而兼复斟酌详用此者,益当为善。

宋·张杲《医说·本草》卷二

【评】君臣佐使是中药应用理论之一,历代医家多有阐述,不乏真知灼见,上述几则评说很有代表意义,足资参考。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