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古词语“传统玻璃总论”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凡硝见火还空,其质本无,而黑铅为重质之物。两物假火为媒,硝欲引铅还空,铅欲留硝住世,和同一釜之中,透出光明形象。此乾坤造化,隐现于容易地面。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

琉璃者,石以为质,硝以和之,礁以锻之,铜铁丹铅以变之。非石不成,非硝不行,非铜铁丹铅则不精。三合然后生白如霜。廉削而四方马牙石也;紫如英札札星星,紫石也;棱而多角,其形似璞,凌子石也。白者以为干也,紫者以为软也,凌子者以为莹也。是故,白以为干则刚,紫以为软,则斥之为薄而易张,凌子以为莹,则镜物有光。硝,柔火也,以和内;礁,猛火也,以攻外。其始也,石气浊,硝气未澄,必剥而争,故其火烟涨而黑。徐恶尽矣,性未和也,火得红。徐性和矣,精未融也,火得青。徐精融矣,合同而化矣,火得白。故相火齐者,以白为候。其辨色也,白五之,紫一之,凌子倍紫,得水晶。进其紫,退其白,去其凌子,得正白;白三之,紫一之,凌子如紫,加少铜及铁屑焉,得梅萼红;白三之,紫一之,去其凌,进其铜,去其铁,得蓝;法如白焉,钩以铜碛,得秋黄;法如水晶,钩以画碗石,得映青;法如白,加铅焉,多多益善,得牙白;法如牙白,加铁焉,得正黑;法如水晶,加铜焉,得绿;法如绿,退其铜,加少碛焉,得鹅黄。凡皆以焰硝之数为之程。

清·孙廷铨《颜山杂记》卷四《物产》

【评】宋应星用亲合性的观点阐述了在玻璃制造过程中硝与铅相互作用的变化关系,首次提出了中国传统玻璃的朴素理论解释。孙廷铨的记载是我国古代最详细的玻璃技术资料,其中记录了玻璃的原料、性能、作用、呈色、火候、配方等,所记述的都是玻璃工匠的生产经验及其智慧的结晶。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