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古词语“释年岁”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载、岁也,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商曰祀(取四时一终),周曰年(取禾一熟);唐虞曰载(取物终更始)。

《尔雅·释天》晋·郭璞注

载,岁也,至日载。释曰,别年岁之名也。载即岁也。《白虎通》云,王者受命而改正朔者明易姓示不相袭也。明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所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则化也。然则岁名变易理亦同此,故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夏书曰,每岁孟春适人,以木铎徇于路是也。商曰祀,取四时一终则以祀者嗣也。取其兴来继往之义。孙炎曰,取四时祭祀一讫。商书曰,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嗣于先王是也。周曰年者,取禾一熟也。案《说文》云:季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曰,大有年,然则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左传》曰:卜年七百是也。唐虞曰:载,载始也,取物终更始。《尧典》曰:朕在位七十载;《舜典》曰:五载一巡守是也。注取岁星行一次。释曰:案《律历志》分二十八宿为十二次。晋灼注,《天文志》云:太岁在四仲,则岁行三宿,太岁在四孟四季,则岁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而行二十八宿,十二岁而周天,是岁星年行一次也。

《尔雅·释天》宋·邢昺疏

【评】这里是说我国上古时代,不同时代对于岁年的称谓也不尽相同。注疏家们对此作了一些解释。这些年岁称谓除商曰祀外,其岁、年、载之称至今还在沿用。

郑注云: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谓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

《礼记·月令》唐·孔颖达疏

【评】我国古代历法,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均是使用的阴阳合历。太阳年(回归年)历年长度与十二个朔望月的历年(即太阴年)长度是阴阳合历的基本天文常数,这里就是以这两个不同的天文常数来区分年与岁的概念的。上面所说的十二月中气即指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完全是以太阳运动规律来划分的,所以它纯属太阳历范畴。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