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宋词典故“文翁”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文翁

【出典】 《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传》:“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宫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数年,争欲为学宫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释义】 西汉时,蜀郡太守文翁兴办官学,提倡读书,宣扬教化,使蜀地养成文雅重教的风气,造福一方,深受爱戴。宋词中常用文翁称誉兴学重教的地方长官。

【例句】 ①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世,文翁风化。(柳永《一寸金》[井络天开]25)这里借文翁为衬托,称美治理蜀郡的某长官功盖前贤。②来劝学,乡兖首文翁。(王安中《安阳好·九首并口号破子》其四751)这里以文翁为喻称美治理安阳的长官重视兴学。③日下即归黄霸,海南长想文翁。(胡诠《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1244)这里以文翁喻指黄太守,赞颂他有教化之功。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