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拼音汉字对照表 93岁张允和与张允和的“别离”与“伉俪情深”

2002年8月14日,93岁的张允和因心脏不舒服,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停止呼吸。

从发病到去世相隔不到一小时。

相濡以沫七十载的夫人离世,让丈夫周有光感到万分悲痛,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们结婚七十年,婚前交友八年,一共七十八年,我从没想到,有一天两人中少一人,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我一时透不过气来。”

生离死别,本是人生谁也躲不过的命题,但伉俪情深,又为这份“别离”添了无限惆怅。

01、

1925年的夏天,周有光与张允和初识。

当时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的周有光,回到苏州老家度周末。

在那个午后,风和日丽,周有光在屋子里听到从院子处传来一阵清脆俏皮的声音:“周妈妈,周妈妈,周俊人在家吗?”

这边,周有光听到妹妹周俊人很快回应,迎了出去。

随后,周有光见到了声音的主人——张允和。

她站在他面前,亭亭玉立,巧笑嫣然,顾盼生辉。

张允和,是当时被称为“最后的大家闺秀”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二,时年16岁,在父亲张武龄创办的苏州乐益女子中学读书,与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是无话不说的好闺蜜。

周有光早就听说过张允和,待真的见到了,颇有好感,却不善表达,只能腼腆地笑笑。

而在张允和眼里,已经读大学的周有光,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哥哥形象。

她会好奇地问他关于大学的事情,他也像哥哥一样,一一为她解答。

第一次见面,一个活泼,一个温柔,算不上特别,却在彼此心里留下极好的印象。

两人没想到,一年后,他们会再次相遇。

张允和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的中国公学就读,与周有光在同一城市。

作为哥哥,周有光自然得照顾妹妹的好友了。

当再次见到张允和,周有光被已出落得气质如兰、清新脱俗的她吸引住,心砰砰直跳,心绪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他明白,自己爱上这个充满灵气的女子了。

接下来的日子,周有光开始频繁到访。

他的心思,聪慧敏感的张允和如何不明白?同样的,她对沉稳好学的周有光也很欣赏,但出于女孩子的羞涩,她反而和他玩起“捉迷藏”,选择避而不见。

不过,在周有光的温柔攻势下,张允和的那点羞涩最终还是被收起来。

不久,两人开始单独约会了。

当周有光第一次握住张允和的手时,她就把心交给了他,心想,以后一定要和他高高兴兴地在一起,风风雨雨更要在一起。

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她用行动印证自己这一诺言。

02、

周有光和张允和一共谈了8年恋爱,才谈婚论嫁。双方家人都熟识,都很满意他们,所以他们结婚,称得上门当户对。

但可能是婚前压力,周有光这时候反而“矫情”了一把。他给张允和去信道:“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

张允和给他回了一封整整十页的信。她说:“幸福不是你给我的的,而是要我们一起创造的。”

1933年春天,周有光和张允和结束8年爱情长跑,在上海的八仙桥青年会举办了婚礼。

张家对于二女儿的婚姻,很是看重,单是嫁妆,父亲张武龄就给了两万元。

然而,新婚燕尔的夫妻俩,为了将来的前途,双双前往日本攻读语言和文学,经费来源就是那2万元嫁妆。

到日本不久,张允和怀孕,不得不提前回国养胎,并在他们的一周年结婚日,生下一子,取名晓平。

两年后,周有光学成归来,一边在上海的江苏银行任高级职员,一边在母校光华大学实验中学教书,收入颇为优厚。

而在同一年,他们的女儿小禾出生。

至此,他们儿女双全,生活富足,羡煞旁人。

周有光却不满足于此,他萌发了想到美国读经济学的念头,却因经费十分昂贵未能成行,毕竟,他还要养一大家子。

张允和对丈夫的宏愿非常理解和支持,一句“家里有我呢”,就让周有光潸然泪下,投入全副身心地赚钱。

每天白天,他做银行职员和教员,晚上回来还要抓紧时间备课,每每忙到深夜,妻儿已睡。那段时间,他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家里的大小事全靠瘦弱的张允和支撑。

那时,周有光更不会想到,这种情况会持续近10年,包括女儿去世,儿子中弹险丧命等生命里最大的苦难和波折,以及战争岁月里他们遭遇的生死威胁,他基本上都不在他们身边,实属憾事。

03、

周有光留学的费用还没赚够,战争已打响。七七事变后,日军又在上海闸北挑起事端。

一时炮火连天,人心惶惶。

周有光与张允和商量,全家人到重庆避难。但因为工作问题,先是张允和带着两个小孩、婆婆和保姆,再加上十几件行李,一路逃难到重庆。

而周有光,直到1938年初,才到重庆与他们会合。

在重庆,周有光除了在银行上班,还兼任农本局(政府把钱借给农民,保证四川的农业生产和养活难民)的工作,非常繁忙,还经常出差。

但那个时期,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轰炸。

战火销毁一切,家园被毁,满目疮痍,每天都有死亡的危险。

有时候,周有光早上到乡下工作,晚上到家,家已经被烧光了。

因此,张允和带着搬家逃难的次数,她数也数不清。

对于张允和这个曾经骄傲的大小姐来说,从未想过会经历这一切。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丈夫经常不在身边,两个孩子便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慰藉。

但没想到,厄运却恰偏偏降临在他们这对儿女身上。1941年,六岁的女儿小禾突然说肚子疼,继而连续三天高烧不退,当时他们已搬到乡下,没有医生,没有药,心急如焚的张允和托人将小禾送到重庆医院,才查出得的是盲肠炎,已经溃烂化脓。

经过两个月的救治,仍没抢救过来。

周有光在女儿埋葬后,才赶到家。女儿病逝的噩耗,使一家人悲痛万分,周有光亲自给女儿写了一首诗:摸一摸,这泥土还有微微一丝温暖,听一听,这里面像有轻轻一声呻吟拼音汉字对照表,小禾,我正在找你,到处找你。

1943年,周有光调到成都一家银行工作,一家人跟着搬迁过来。

周有光的工资待遇不错,一家人住在甘园的小洋房里,环境优雅。另外,银行还给他们配了一辆车,他们过上相对安定的日子,都努力从丧女之痛中解脱出来。

但没想到不幸再次降临。他们的儿子周晓平在屋外玩耍,被一枚流弹打中肚子。闻声赶出来的张允和,差点没晕过去。

“孩子,我一定送你到医院。”她强自镇定,联系上朋友,将儿子送到医院。最后,所幸送得及时,医生成功把子弹取出来。

周有光第四天才赶回来,看到累晕的妻子和已脱离危险的儿子,周有光又愧疚又宽慰。

04、

抗战胜利后,周有光被派去美国公干。但周有光仍念念不忘的是留学,趁此机会,他和张允和将儿子寄养在舅舅家,夫妻俩一到了美国。

在美国,周有光白天工作,晚上就到纽约公共图书馆充电,周末到大学听课。那几年,他们过得充实惬意。

但新中国刚成立,他就放弃美国的工作,回到祖国的怀抱,一边在银行任职,一边在复旦大学经济系任教。

1955年,周有光被周总理亲自点名,参与汉语拼音字母的改革工作。在此之前,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字母为汉语注音,一直争论不休。

历经三年,周有光和汉语拼音改革方案小组,拿出采用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并最终获全国人大通过。从此,周有光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在事业上大获成功,妻子张允和也没闲着,着手写《最后的大家闺秀》及《昆曲日记》等书。

令人羡慕的是,夫妻俩的感情十年如一日,恩爱如初。闲来无事,两老会泡红茶咖啡喝。而只要周有光在桌上工作,妻子张允和会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端着杯子看他拼音汉字对照表,要喝的时候,两个人都要举杯齐眉。

在周有光看来,夫妻间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所以(举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也代表思想。

然而,再相爱的人也得面对生离死别这个人生议题。

两个人中,总有一个先走的。

张允和离世后,周有光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来,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有几点是始终坚持的:读书、写作以及每天上下午各喝一杯红茶,一如妻子尚在。

2017年,112岁的周有光去世。

对于他们,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他要他的允和相聚了。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