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安贫乐道”的意思,出处,故事

安贫: 安于贫困。道: 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乐道: 以守道为乐。安于贫穷,并乐于坚守信仰。多用于形容人安于贫寒的境遇,乐于遵守传统的道德学说与准则。语出《文子·上仁》:“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故不违义而妄取。”

《论语·雍也》中就有对颜回安贫乐道的记载。

春秋时,孔子有3000多个学生,其中最著名的有72人,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概意思是: 颜回真是一个贤德之人啊,他虽然住在简陋的房屋中,只有一小篮子食物,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的生活,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后来他的第10世孙孔安国把这种品德归纳为“安于贫而乐于道”。

现在,“安贫乐道”也常用来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甘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