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二百五”的意思,出处,故事

民间常把说话怪诞不经、办事犯傻又硬充聪明的人,戏称为“二百五”。关于这句俗语的语源和演变轨迹,历来说法不一。现一一列举,以供参考:

① 源于一句民谚的讹传。大约距今2000年前有这样一句民谚:“只知二五,不知一十。”在先秦文学中屡有出现。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就是用某人只知自己有二把五指,却不承认共有十指,来形容越王勾践的幼稚。只是时间太久了,传来传去,传到现在,就逐渐把“二把五”讹传成了“二百五”,借以讥笑那种过于片面看问题或者是不太聪明的人。

② “二百五”这一由数字组成的俗语,最早缘起于一则故事,至今陕西一带仍有流传。相传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又难缉凶手。于是想出一妙计——使人将苏秦的首级悬于城门,书告示云: 苏秦是个大内奸,谋刺者乃为齐国除了大害,当赏黄金千两!

告示一出,就有四条汉子声称:“我等杀了大奸苏秦!”齐王诘问:“有何凭据?”各人都编了一套理由,急于领赏。齐王说:“真勇士也!千两黄金你们如何分?”众答:“算过了,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去斩了!”此后,民间始有俗语“二百五”传世。

③ “二百五”这一贬义俗语的起源实与古钱有关。宋元时期,市井言某人装疯卖傻曰“半吊子”。原来古时的铜钱中间有孔,为了便于携带和交易常用绳子串起来,一千个铜钱为一串,俗称“一吊”,也叫“一成”。不满一千者习称“不够成”。满五百个为“半吊”,也称“半成”。用“半吊子”或“半成”来形容那些智力发育不全,一知半解却又装懂的人,十分贴切。后来,又因五百的一半是二百五,二百五还不如“半吊子”,连“半成”都够不上,人们便索性把“不够成”的人由“半吊子”又戏称为“二百五”。这怕是其真正的语源。

④ “二百五”源于梁祝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日同餐,夜同屋,山伯竟然不知英台是女郎。“十八相送”时,英台一再暗示,几乎捅破窗户纸儿,山伯还是浑然不觉,说他是“呆头鹅”一点也不过分。“山伯”与“三百”谐音,山伯已经够憨够呆的了,“二百五”还不及“三百”,可见呆憨更甚。久而久之,“二百五”便专门用来称呼那些又憨又呆的人。

⑤ “二百五”出自赌具“牌九”。“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正好十点。“十点”在牌九中被称为“毙十”,赌牌九的人叫它为“二板五”。“二板五”在牌九里最小,谁都可以“吃”它,赌牌的人拿到它就输定了。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形容那些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事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一长,就把“二板五”叫成“二百五”了。

现在“二百五”常用以讥称说话不正经,办事草率、处事随便,好出洋相或心眼不全、智力低下的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