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举棋不定”的意思,出处,故事

拿起棋子不能决定怎样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公元前559年,卫国国君卫献公因孙林父和宁殖发动政变,逃往齐国。不久,孙林父和宁殖立公孙剽做国君,即卫殇公。卫献公流亡在外11年后,宁殖这时已死去,他就派人向宁殖的儿子宁喜求援,希望他帮助自己恢复国君的地位,宁喜答应了。大夫文子听到这件事后,说:“现在宁喜把国君看得太轻了,还不如下棋呢,他怎么能避免灾难呢?下围棋的人举起棋子,拿不定主意往哪里放,就不可能战胜对手,何况因拥立国君而拿不定主意呢?宁家必定会遭殃的!”

后来事情果然不出文子所料,宁喜杀死卫殇公,把卫献公接回来后,居功自傲,独揽国政,卫献公渐渐对他起了疑心。公元前546年,卫献公趁宁喜不备而杀掉了他。宁氏九世为卿,至此遂亡。

现“举棋不定”多用来比喻遇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