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精兵简政”的意思,出处,故事

指缩小机构,精简人员。1941年,日本侵略者对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当地人力物力损失严重,陕甘宁边区的军民面临物资供应上的严重困难。同时,队伍发展,机构庞大,不适应敌后战争的环境。当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边区召开的参议会上作了重要演说,强调团结抗战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

党外人士李鼎铭大受鼓舞,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方案,毛泽东同志批示: 这办法很好,正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参议会在讨论此提案时意见不一,毛泽东同志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才得以通过。此后党中央还把这办法推广到各抗日根据地。“精兵”是要求缩编主力部队,加强地方和发展民兵,加强集训,达到短小精干、机动灵活、提高战斗力的目的。“简政”是要求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达到精简、统一、高效、节约和反官僚主义作风之目的。

各地把精兵简政列为中心工作之一,取得显著成果。从机关来看,当年冬天,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就精简了百分之二十四。从部队来看,主力军虽暂时缩小了,而地方武装和民兵工作都大大加强了,从而健全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各根据地,党政军脱产人员一般只占全民人数百分之三以下,军政费开支大为减少,边区人民群众的负担随之减轻。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