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脚色”的意思,出处,故事

原指一个人的出身履历。

宋代赵升在《朝野类要·入仕》“脚色”下记述:“初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若注授转官,则又加举主有无过犯。”在宋朝,初入官场时要办一种手续,把籍贯、户主、家庭人口、年龄等写清楚,类似于现在的人事档案。宋代魏泰在《东轩笔录》卷十二中记载:“欲荐铸,而移文取其脚色。”说的是,有位叫葛原的人想向上司举荐张铸,便取来了他的履历。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七“履历”中说:“今之履历,古之脚色也……宋末参选者,具脚色状,今谓之根脚。”到元代,戏曲杂剧逐渐发展起来,随着表演的程式化,演员的行当也开始固定下来。演出时,演员上场得先自报家门,交代戏中的身份及人物出现在场戏中的前因后果。这一段引子,类似于一份“根脚”,于是戏曲行业中,便借用官场用语,叫作“报脚色”。后来,逐渐演变为将戏中的人物叫“脚色”了,即今天我们仍沿用的“角色”。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