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鲤鱼跳龙门”的意思,出处,故事

在我国民间“鲤鱼跳龙门”之说广为流传,而且相当悠久。那么“龙门”究竟在哪里?这个故事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个故事源于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指秦晋之间的禹门口(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北部的黄河峡谷中)。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晋·王嘉《拾遗记》:“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又进一步说此地原名龙关,是黄河上的一个山口,夏禹治水时为疏通黄河而开凿。远远望去,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改名曰龙门。由于龙门河床较高,水势较急,龙门以下的鱼类要想游向黄河上游,不容易过龙门这一关。于是就有了一种传说,说鱼类能跳上龙门的,就可以变成龙。《三秦记》:“江海鱼集龙门下,登者化龙,不登者点额暴腮。”《水经注·河水》引《尔雅》说:“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点额暴腮,是碰坏了额头、碰肿了脸腮的意思。陕西《韩城县志》:“两崖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就是根据这个传说编写的。

由此,人们就时常以“跳龙门”形容人们考试考中或工作得到升迁等。考试不中,就叫“暴腮龙门”或“龙门点额”。唐·白居易《醉别程秀才》诗:“五度龙门点额回。”而“龙门”也被比喻为威望极高的名人之家的大门,“登龙门”就表示被名人接纳,是极大的荣耀。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