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马虎”的意思,出处,故事

人们常把办事草率、敷衍或疏忽大意、不细心称为“马虎”。“马虎”一词源于一段故事。

传说宋朝东京城里有一个画家,非常喜欢画虎。有一天,他刚画完一个虎头,便来了一位朋友请他给画一匹马。画家提起笔来,便在虎头下面顺手画了个马身子。朋友看后问道:“您这是画的马,还是画的虎?”画家说:“管它是什么,马马虎虎吧!”朋友听后,认为这是在糊弄他,生气地走了。

事后,画家把这幅画挂在自家的墙上。他的二儿子问道:“父亲,您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呀?”画家漫不经心地答道:“是马。”他的大儿子看见画后也去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又随口说:“是虎。”于是,画家的两个孩子各自信以为真。

有一天,画家的二儿子在野外玩,正好碰见一只老虎,而他却以为是马,想抓住骑上,结果被虎吃掉了。也巧,老大出外碰到一匹马,却以为老虎,竟用箭将马射死了。通过这两件事,这位画家猛然醒悟,认识到了凡事马虎不得,便将马身虎头画一把火烧了,并深有感触地作了一首打油诗,以此告诫后人:“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了马,二儿仿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马虎。”此后,人们便送给这位糊涂画家一个“马虎先生”的绰号,“马虎”一词便由此传开了。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