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青出于蓝”的意思,出处,故事

蓝: 蓝草,可作染料。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更深。源自《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 学习永远没有止境。如同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蓼蓝草中提炼而成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本是由水凝结成的,可是由水凝成的冰,比水更凉。

后者“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语,也简化为“冰寒于水”而为成语,意思和“青出于蓝”相似,有时人们把两句连用,说作“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北史·李谧传》还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人李谧的老师学问很深,远近闻名。由于李谧学习非常用功,不久,便在学识上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fán),有些事情老师还得向他请教。于是他自编了一首歌谣:“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意思是: 青色成于蓝色,蓝的不如青的深。老师何尝有一定,关键在于谁更精通经书上的道理。此后便引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来。

现多用“青出于蓝”比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刻苦磨炼,学生能够超过老师,后人也会胜过前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