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意思,出处,故事

非: 不是。孰: 谁。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源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春秋时,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次,厨师送上来的熊掌炖得不透,被他当场处死。宫人把尸体抬出去埋葬时,被赵盾、士季看见,士季便即刻进宫去劝谏。晋灵公见他怒气冲冲,便知是为何而来,于是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  “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语气说:  “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不过是敷衍而已,行为残暴仍像从前一样。相国赵盾多次劝谏,他却嫌赵盾多事,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宁可自杀也不愿去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晋灵公后来又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赵盾被卫士救出,晋灵公这次也没有得逞。而晋灵公自己,最后倒是被赵氏族人赵穿杀死了。

后人将这句话改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来鼓励犯错的人改过自励。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