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出处,故事

传说,上古时代,荒山野林里,到处有凶猛的毒蛇恶兽,伤害人畜。《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古书中所说的“封豕”和“长蛇”便是那时著名的二害。

所谓“封豕”,也叫“封豨(xī)”,是一种大野猪,据说出没在桑林地方,长牙、利爪,力气比牛还大,非常可怕。至于“长蛇”,也叫“修蛇”,当时好多地方都有。据说有的长蛇,百来丈长,脊梁上还长着刺一般的鬣毛,叫声像敲梆子;有的红头白身,叫起来,“哞,哞”,像牛吼。还说,洞庭湖有一条巨蟒,人们叫它“巴蛇”,黑身子,青脑袋,曾经一口吞下了一头大象。

那时,有一个善于射箭的勇士,名叫羿(yì),也叫后羿。他要为民除害,便赶到桑林去,把封豕射死。又到各处去,把长蛇消灭。

由于这段神话,后来人们就用“封豕长蛇”四字来比喻强暴的侵略者。《左传·定公四年》载: 申包胥要求秦哀公出兵援楚伐吴,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由于前面提到的洞庭湖“巴蛇”一口吞下一头大象的传说,后来就产生了“巴蛇吞象”一语,来形容极大的贪欲。据《山海经》说,巴蛇囫囵吞下那头大象以后,消化了三年,才吐出象的骨头来。由此可见,即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并不好受,要是一般的蛇,也想吞象,那当然更是不自量了,所以人们就用“人心不足蛇吞象”来比喻不自量力的贪得无厌。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