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忍辱负重”的意思,出处,故事

能不避怨谤,忍受屈辱,担当重任。语出《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为了从孙权手里夺回荆州,并为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报仇,亲自带领主力部队进攻东吴。吴主孙权任命年轻有为的陆逊为大都督,带领五万人马前去迎战。

由于陆逊资历较浅,威望也不高,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孙桓等一班老将很不服气,不肯听从陆逊的命令。为此,陆逊把将士召集到一起,手按宝剑说道:“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对他都十分畏惧。现在他带兵来犯,是我们的劲敌啊!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消灭前来侵犯的敌人。这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我们整个吴国的利益。我虽然是一个书生,但主上任命我为大都督,统管全国的军队,我定会严守自己的岗位,尽心尽责。国家之所以委屈诸位将军听从我的调遣,是因为我还有一点可取的才能,能够忍受屈辱、承担重任的缘故。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各自的责任,不容许推辞,军令如山,谁敢违反必将按军法处置,请大家注意。”大家虽然心里仍不怎么服气,但行动上再也不敢有任何表示。

后来,陆逊采取了骄兵之计,让刘备连连取胜,然后,利用火攻,在彝陵(今湖北宜昌市东南)一带大败蜀军,刘备败退白帝城,不久病亡。从此,东吴的将领们才真正打心眼里佩服陆逊的才能。

现在此语往往带有赞扬的意思,称赞某人能顾全大局,忍受屈辱承担重任。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