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如坐针毡”的意思,出处,故事

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典出《晋书·杜锡传》:“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杜锡,字世嘏(gǔ),晋朝名将、学者杜预之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年纪很轻时,便以学识渊博而著名。经过几次升迁,后来被调作太子中舍人,负责起草诏令,直接参与朝廷的重要机密工作。

杜锡性情直爽,对晋朝王室十分忠诚,希望晋朝的江山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当时,晋惠帝司马衷的儿子愍怀太子不思长进,不通情理。杜锡便言辞恳切地对他进行规劝,但是愍怀太子不但听不进去,反而对杜锡产生不满,甚至有意捉弄杜锡。有一次,他在杜锡平时坐的毡子中悄悄插了许多针,杜锡一点儿也没有觉察。结果,屁股被扎得鲜血淋漓。

第二天,他故意问杜锡;“你昨天出了什么事?”杜锡明知是他搞的鬼,但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便含含糊糊地说:“昨天我喝酒喝醉了,究竟干了些什么,我自己也记不得了。”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引申出“如坐针毡”这个成语,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或形容某人、某集团处境困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