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三寸不烂之舌”的意思,出处,故事

所谓“三寸舌”就是舌头。《史记索隐》注释道:“《春秋纬》云:‘舌在口中,长三寸。’”

关于“三寸舌”“三寸之舌”,历史上有很多记载。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 秦军包围赵都邯郸,形势特别危急,赵公子平原君赵胜,赶到楚国求援,但楚王不肯答应。平原君的随从中,有个名叫毛遂的,很有口才,他终于说服楚王,当场签订盟约,派兵援助赵国。赵胜很高兴,夸赞毛遂道:“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虽然身材瘦小,但他足智多谋,口才极好,帮助刘邦运筹帷幄定计决策,为反秦建汉立下大功。刘邦当皇帝后,封张良为留侯,可是张良却想出家当道士去。他说:“我家本在韩国,为了报复国仇,我宁愿牺牲万金的家产,参加了反秦的战争,而终于见到了胜利。我凭着我的‘三寸舌’今天得到这样高的荣誉和地位,实在是足够足够了……”

《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载: 当年,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率领军队向东攻打齐国,半路上又得到消息,说刘邦另派了郦食其去劝齐王田广降汉了。韩信本来想停止进军。这时,蒯通对他说:“你奉令进攻,并没有奉命停攻啊!再说,你领兵数万,打了一年多,才占领了赵国的50多个城,而郦食其光棍一个,居然‘掉(鼓动)三寸之舌’,而一下子带兵拿下了齐国的70多座城池,难道你堂堂一员大将,反倒不如一个小小书生的功劳大吗?”韩信被激,便继续东进,一鼓而攻破了齐国的国都临淄。

“三寸不烂之舌”即由“三寸舌”“三寸之舌”扩展而来,形容能说会道、极有口才之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