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三教九流”的意思,出处,故事

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各式人物或学说。“三教”,最早见于《翻译名义集》:“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所以,“三教”即是指“儒教”“道教”和“佛教”。

“九流”之说,源于《汉书·艺文志》的记载: 即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这即本义上讲的“九流”。从广义上讲,“九流”则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上九流”是: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 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 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盗、窃、娼。

“三教”和“九流”之称,在汉朝时并无贬义。后来到了唐代,唐人撰《春秋穀梁传·序》,才把“九流”与“异端”并列,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三教九流”便渐渐含有贬义了。后用来泛指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亦泛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和各种行业、技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