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通功易事”的意思,出处,故事

通: 连接,来往。功: 成果。易: 交换。指各从一业,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孟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常带领他的学生游说诸侯国。有一位名叫彭更的学生因此批评孟子,说老师游说诸侯国,跟随者多达数百人,随行车子几十辆,从这一个国家吃到那一个国家,太过分了。

孟子说:“要是不合乎道理,一箪饭食也可以不给他们吃;如若合乎道理,就连舜接受尧的天下(统治权),都不被认为是过分的事。”

彭更说:“这我不认为过分。我是说读书者不做事,吃白饭,是不可以的。”孟子说:“人们如果不互相沟通,交换各自生产出的东西,以多余的来弥补不足的,那将会导致农民有余粮(卖不出),妇女有多余的布(卖不出);但如果互通有无,那么木匠车工也就可以从你那里交换到有用的东西了。假如有这样一个人: 在家里很孝顺父母,出外很尊敬长辈,并且严格遵守古代圣君的礼法道义,以培养后代的学者,却不能从你那里得到吃的,那么你应该不应该讲清楚,为什么你那样尊重木匠车工,而不尊重想有所作为的读书人呢?”

现在多以“通功易事”指分工合作,各行业的产品互通有无。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