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五光十色”的意思,出处,故事

形容光彩繁复、美丽。始见于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五光十色源于古人对颜色的认识。多姿多彩的颜色使世界变得美好,因而自古就获得人们的喜爱。但是,中世纪的多数神学家却认为颜色代表事物危险、暧昧的一面,故而禁止教徒穿彩色衣服和在教堂上涂颜色,但人们喜爱多彩的世界是无法被禁止的。由于思想和物质的限制,人们当时只能认识和使用白、红、黑、灰几种颜色,甚至把黑和白都看作无色,认为它们分别代表污脏和洁净。在他们看来,只有红色是真正的颜色,而许多不鲜明的混杂色均被当作灰色。12世纪前,人们把蓝色和绿色看作黑色的一种,把黄色则归于白色一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色彩的追求日益强烈,开始从植物和矿物中提炼颜色。17世纪末,牛顿通过棱镜实验,将白光分解为彩色的光谱,揭示了光学领域中的颜色之谜。19世纪后,随着光学、生理学和染料化工方面的发展,人们逐步掌握了使用颜色的技巧。于是,世界上有了真正的“五光十色”。

现多用“五光十色”来形容色泽鲜艳、品种繁多。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