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效犬马之劳”的意思,出处,故事

效犬马之劳,表示尽力效劳,而又不居其功的意思。古代以“犬马”作为自卑之称。犬马为主人所养,所以臣下以“犬马”自比,表示感恩、眷念的意思。这个意思最早见于《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定皇子位。”所谓“犬马心”,就是思恩图报的心意。封建时代的观念认为君权至上,臣食君禄,这样的卑称是很自然的。对于平辈自比“犬马”,也是取忠诚、谦逊之意,并没有奴颜婢膝的意思。汉·张衡《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犬马之劳”见于《晋书·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广开养老之制。”也是尽忠效力,但又不敢居功的谦卑说法。在古代,“犬马”是忠实无欺的代名词。发展到“效犬马之劳”,更是真心实意地为别人效劳的意思。而且我们现在引用,也是这个意思。有些工具书解作“像犬马那样为主子出力”,含有贬义,是不明古人以“犬马”自比的取意,极不妥当。元·郑德辉《梅香》二折:“小娘子可怜见,成就了这门亲事,小生必有犬马之报。”关于这个“犬马之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两个故事: 

相传,从前有一个人特别喜欢他养的那条狗,到哪儿去都领着它。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去赴宴,自然也少不了带着他的爱犬。虽然不让它坐上席,它也可以在桌下捡点骨头鱼刺吃。席散后,狗领着喝醉酒的主人往家走。半途中被风一吹,主人的酒性发作,跌倒在路旁一堆柴草上。这狗就蹲在身旁耐心守候。一会儿,草堆起火,风助火势,眼看就要烧到柴草堆上了,狗急得汪汪直叫,却一直叫不醒主人。于是,它就用舌头舔主人的脸,用爪子搬他的头,都没有用。这狗灵机一动,跳到附近的水池里,浸了一身水,在草堆上连爬带滚,然后又跳进水里,来回折腾了老半天,柴草全滚湿了,火烧到草堆前,也就自然灭了。聪明的狗,救了主人一命。

再说马。古时候,有一个领兵的将军,打了败仗,单枪匹马,落荒而逃。跑到一座悬崖上,马失前蹄,将军从马上跌下崖去,挂在崖上的一棵柏树枝上。此时,上不来,下不去,后边追兵越来越近。在这危急之时,这马站到崖前,伸长脖子,顺下了马缰绳,让将军抓住缰绳,爬上悬崖,使他转危为安。

这两则故事也同样说明,在古代,无论是士大夫或平民百姓,都把“犬马”视作忠实可靠的象征。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