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信口雌黄”的意思,出处,故事

信口: 随口乱说。雌黄: 鸡冠石,黄赤色。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改写。典出《晋书·王衍传》。

王衍,字夷甫,山东临沂人,是西晋时有名的清谈家。他最初任元城(在今河北)县令,喜欢没完没了地闲谈、发议论,很少办公事。后来,他被提任“太子舍人”“尚书郎”等,还做过宰相,清谈的兴致也随着官职的提升更高了。他酷爱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是老、庄的玄理。他常身着宽袍大袖的服装,谈的时候,手执麈尾做的拂尘,轻声曼语,从容不迫,好像满肚子都是学问的样子。当时清谈之风盛行,王衍竟受到一部分人的钦敬,成为清谈首领之一。其实,每当他夸夸其谈,讲他那套玄妙空虚的理论时,常常是漏洞百出。当听者指出他的谬误时,他又厚着脸皮,满不在乎不假思索就随口更改讲法。时人把王衍的这种做法叫“口中雌黄”,以后演变成为“信口雌黄”。

雌黄是一种和雄黄同类的矿物质。古人写字多用黄纸,写错了字的时候,就用雌黄涂去字迹,然后改写,因雌黄的颜色同纸色差不多,所以用它涂改很合适。修改错误字句,因此就叫做“雌黄”。因王衍讲话时随说随改,人们称他口中有雌黄。由此产生了“信口雌黄”这一成语。

后用以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