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饮鸩止渴”的意思,出处,故事

鸩: 指用鸩这种毒鸟的羽毛泡成的酒。喝毒酒解渴,比喻只图暂时解决一下眼前的困难,而不顾将来必然会引起的严重后果。源自《后汉书·霍谞(xū)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东汉有个叫霍谞的人,性情明达笃厚,敢于伸张正义。他曾担任朝廷要职,很受汉桓帝器重。

霍谞15岁时,有人在大将军梁商面前诬告霍谞的舅舅宋光擅自删改朝廷的法令,致使宋光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苦不堪言。霍谞为救舅舅出狱,勇敢地写信给梁商,替宋光辩解。信中说: 宋光出身高贵,向来按常规办事。他身为一州之长,即使对法令有不同意见,完全可以采取适当的办法提出来,怎么会冒着杀头的危险擅自删改朝廷的法令呢?比如,有人肚子饿了,拿附子(一种毒性很大的植物)来充饥;口渴了,用鸩的羽毛泡的酒来解渴,不等这些东西进入肠胃,这个人的呼吸就会停止。这样的事情,宋光怎么能做呢?霍谞在信中再三请求梁商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冤枉好人。

梁商见信后,十分赞赏霍谞的才志,很快就赦免了宋光;霍谞也因此声名远扬。

后来,人们把“止渴于鸩毒”简化成“饮鸩止渴”。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