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汉字谁发明的 2015年江苏宿迁、连云港及浙江嘉兴中考真题及汉字文化

纵观历年中考题,基础部分的选择题所考察内容皆为汉字的字音、字形及字义,而在近几年的试题中还考察汉字字体及汉字文化的内容。以下是江苏宿迁、连云港及浙江嘉兴的中考真题,都涉及了汉字有关内容。

以上真题显示现在的考试不仅考察单个字词的意义,更要求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纵向的了解。那么大家对于处处可见,时时必用的汉字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间的鸿沟,去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

一、谁发明了汉字?

说起汉字,跃入脑海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汉字究竟是谁发明的呢?大体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汉字是从八卦演变而来的,因此八卦的发明者伏羲便是汉字的创造者;第二种观点认为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神农氏最早使用结绳记事,因此神农氏发明了汉字;三是说汉字的创造者是黄帝的史官仓颉。

那么,以上说法是否属实呢?首先,“八卦起源说”已被大多数专家否认,八卦虽然也是一种信息符号,但其书写符号“一”和“- -”与汉字在形体上相去甚远,不可能是汉字的先导。其次,“结绳造字说”也不成立,因为结绳只是一种记事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是用过,都没有演化为文字。所以伏羲和神农氏都不是汉字的创造者。

仓颉造字的故事广为流传,那么仓颉究竟是谁?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认为他是黄帝的史官,据此推断,仓颉大致生活在据今四千年前的父系社会早期阶段,史书记载仓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这里的“龟纹鸟迹之象”是指象形符号,“博采众美”是指图形之美。也就是说汉字的起源,最早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但是,在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都很低的原始社会,由一个人创造一种文字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从汉字的产生来看,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由此可见仓颉造字一说也不可信。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汉字最初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所发明的,而是由当时原始社会的人们设计出的有特定含义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那么这些图画和象形符号又是如何演变为今天的汉字的呢?

二、汉字“变形记”

汉字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随着书写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及人们对于汉字形体美的认知而一步步发展而成。汉字的大体演变是甲骨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指的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最早是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的。1910年罗振玉确定河南安阳小岗村为商代故都,学界命名为“殷墟”。在那里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被称为“殷墟甲骨文”。迄今为止已发现甲骨文4500个左右,可以认识的约有1700个左右。

甲骨文

甲骨文之后便是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由于金文是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金文则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金文发展到周朝末年,形成了篆书。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都有自己各自的写法,这些文字称为“大篆”,直到秦统一中国后,才将汉字书写统一规范起来,此时的文字称为“小篆”或“秦篆”。小篆现在较常见,而大篆仅以石鼓文为代表。之前央视播出的节目《国家宝藏》中便对其有所介绍,石鼓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上面是由大篆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文字,共718个,因为刻在石鼓上,所以被称为“石鼓文”,是汉字演进历史过程的活化石。

石鼓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并命令李斯制作出全国通用的文字,李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主持整理出了小篆。小篆以前的各种书体,笔画多作圆弧形状,象形图案的装饰味很浓,相比之下,文字的符号性较弱,篆书讲究回风要圆润,笔画粗细要一致,左右要对称。

李斯小篆

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官狱事务繁忙,为求速决速用,便让隶人(掌管文书的小官吏)简易抄写,遂成“隶书”。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笔法改为方折的笔法,结构更加简化,汉字定型为横扁型,从起笔到落笔都有一定的规格。东汉时隶书被定为官方字体。

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蔡邕隶书

汉末、三国时期,人们为了追求汉字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字的书写笔画有所变化,结构上更趋严整。楷书便应运而生,这种字体被认为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认为其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四大家”是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而“颜筋柳骨”中的“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洒脱。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骨力遒劲。

颜真卿楷书

柳公权楷书

此外,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又演变出草书、行书。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汉字谁发明的,有章法可循;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狂草笔势狂放不羁,在狂乱中感受优美,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说到草书,有一个成语“颠张醉素”,“颠张”指的是唐代书法家张旭,“醉素”指的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他们都是以狂草著称。张旭的草书笔画肥劲精绝,丰逸天纵,被人誉为“草圣”。怀素是一位和尚,自称“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醉时所写的草书奇趣更浓,故而被人称为“醉素”,把禅佛之学自然地融铸到作品中汉字谁发明的,使字达到“字字欲仙,笔笔欲飞”的境界。

吴皇象章草

王羲之今草

张旭狂草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爱,费劲手段寻得真迹,死后作为随葬品藏于昭陵。现今所见皆为后人的临摹版本。

王羲之行书

三、汉字——跨越时空的桥梁

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他的文字,很多国家的文字都已经灭亡了,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每天都使用文字,不会觉得有多伟大,可是中国方言那么多,如果没有文字,该怎么交流。正因为有了文字这座跨越时空地域限制的桥梁,我们才可以跨越时间的鸿沟,探寻古今,进行跨时空的交流与沟通。

让我们在欣赏古人的书法之余,自己也行动起来,说规范话,写规范字!以下是来自上泗中学七年级学生的习字作品,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修身养性、怡情养志,感受汉字的智慧与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

鲁沈逸晗

谢雨希

谢雨希

裘方妍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