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宋体汉字 教育部回应“字形调整”争议(图)小学生须学会3500字

教育部回应“字形调整”争议

据新华社北京8月19日专电(郭鑫)1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近日在网上热议的“调整44个汉字写法”做出了最新解读。解读中称此次调整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为取得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其他主用字体(仿宋体、黑体、楷体)与非主用字体,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

据介绍,此次字形调整共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此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据了解宋体汉字,此次《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自本月12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开始,在网上产生热烈争议。在网上调查中,多数网民认为此举是“瞎折腾”,因为改动的这些字大部分都已被长期使用,在有些字的修改选择上并不成熟;有的网民认为要改就要统一改,不要“一些改一些不改”;也有网民对此持观望态度,希望汉字的“整形”要慎行。

小学生须学会3500字

晨报讯(记者 施剑松)教育部昨天公布了由《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组作出的规范字说明,解答了规范字表未来的实施方法以及规范字表确定的学术原则。明确规定宋体汉字,按新课标教学的小学须学习3500字,即规范字一级字表内的3500字。但根据教学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可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以汉字必要的属性做参数,在3500个常用字范围内再划分应用子集,决定在不同学段,小学生分别应该学其中的多少字、学哪些字。

专家组指出,使用汉字的工业产品,特别是信息产品,要遵守汉字规范的原则,不应违背字表。

专家组在昨天公布的说明中确认,“字表发布后,如有当用的姓氏用字尚未收入,可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经专家审定和相关部门确认后,适时补充进字表。”对于专业性的古籍印刷,书法和牌匾等手写字,可用繁体字与传承字。在没有制定相关标准之前,建议尽量选取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不要生造新字或乱改字形。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