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云南学生第一次体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王凡摄(图)

云南学生第一次体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 王凡 摄

□河南日报记者 任国战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一片甲骨惊天下。”

对留存数千年的甲骨文,人们一直心存敬畏。12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楼的甲骨学堂,收获了一个个惊喜的故事。

故事一 1000场活动和40000个家庭

甲骨学堂不大,面积不足百平方米,小讲台、小桌凳、小手册、小投影幕,凡是能看到的东西都不大。

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学堂,在过去6年间,举办汉字教育活动近1000场,吸引了近40000个家庭参与其中。

“我们主要是通过听、看、写和现场体验,让孩子们感受汉字的神奇魅力。包括聆听文字演变的历史和故事、参观文字展柜和实物、练写优美的甲骨文字、体验‘甲骨字形’雕版印刷等。”甲骨学堂发起人杨军辉说。

杨军辉介绍,甲骨学堂起初叫汉字驿站,成立于2014年。开办之初赶上国庆节,筹备了几场亲子活动,原想试试水,没想到消息一发,应者云集,打电话预约的家长络绎不绝,场场爆满。“开门大吉,我们顺势而上。接着把活动时间定为每周末两场,节假日期间每天两场,开始实行线上‘抢课’模式。”

汉字驿站逐渐成为馆内传承汉字文化的公益性社教阵地,2017年更名为甲骨学堂。

故事二 100多项汉字教育项目

“我们这儿的课程,寓教于乐,孩子喜欢,家长认可。”已在甲骨学堂工作6年的杨小玉老师说,学堂已经累计研发100多项汉字主题教育项目,主要分为汉字教育和实践体验两大类。

比如六画汉字,《舞动的汉字》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将字形呈现,加深对造字依据的理解;《我画甲骨文字画》抓住甲骨文象形文字特征,结合经典成语故事,让学生制作自己专属的甲骨文绘本。

为不断扩充知识,创新课程形式,杨小玉和同事们绞尽脑汁,翻阅古文字典,学做动画视频,编写打油诗……原本“单纯”的讲解员,变成了无所不能的老师。

故事三 11岁的“讲解员”和她当志愿老师的妈妈

办学6年来,甲骨学堂早已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今年11岁的赵可欣和她的妈妈称得上是“头号粉丝”。

女儿赵可欣是五年级学生,妈妈杨丽芬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如今,杨丽芬陪女儿在甲骨学堂上课已经3年,3年间六画汉字,她们几乎节节不落。凭着对汉字文化的浓厚兴趣,以及熟练掌握程度,可欣当上了馆里的小小讲解员,妈妈则成了学堂的志愿老师。

“甲骨学堂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潜移默化中孩子得到充实、发展。作为家长,孩子的变化我们看得见、感受深。”杨丽芬说。

故事四 2000公里走云南

甲骨学堂不仅在馆内办学,还时常走到馆外。

他们与殷墟博物馆、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汤阴岳飞纪念馆等安阳域内6家研学基地形成联盟,共同开展研学活动,将一场场文化盛宴送到更多学生身边,为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添砖加瓦。

今年他们走得更远,去了2000公里之外的云南省广南县。

在当地3所学校开展活动期间,有2000多名学生参与,引起很大反响。

用PPT课件展示汉字演变历史,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甲骨文十二生肖T恤……通过系列活动,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切实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结束后,周边的县区还不断打电话邀请我们过去。”馆里社教活动负责人杨鑫说,他们每次出去,恨不得能给当地所有学生都上一节课。

“今年因为疫情,线下活动难以开展,我们就办了100多场线上活动。线上线下,馆内馆外,传播汉字的使命始终放在心上,我们希望能够走得更远。”杨鑫语气坚定。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