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三首古人写“夏雨”的诗,给你送来一阵清凉

三首古诗写出夏雨之美,禅意悠然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的成语,读后身心清凉,哪首触动了你?

在炎热的夏季,你最渴望什么?恐怕是一阵凉爽的风,一场痛快的雨。

心静自然凉,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夏日的雨或快急如风,或缠绵如梦,每一场透雨都让人神清气爽,淋漓痛快。但是,心如何安放?

今天推荐三首古人写“夏雨”的诗,给大家送来一阵清凉。

这三首诗,或恬淡悠然,在急雨中享受清凉爽气;或细腻真切,抒发工作中的无聊和向往,而我最喜欢的则是第三首的禅悟与自省,达到幽静境界。

01.夏日对雨唐·裴度

登楼逃盛暑,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阶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这首诗简单易懂,作者的笔法比较简单,表意也不深,写法却有很多可取之处。

写景时注重刻画准确,用细笔,把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才能具有诗情画意。各位看这首诗,作者着重描绘雨,其起脚之处在高楼上,故其所写的雨之色、声、景皆符合远望视角。

作者起笔先写雨前之景,“万象正埃尘”,作者登楼避暑,先看到天地之间被灰尘笼罩。雨前有风,天地一片昏蒙,一个“正”字就写出,风的狂暴。然后写雷电,作者在此用了拟人手法,雷电好像在树梢宣泄怒愤,一个“嗔”字,就把雷电的声势写出来了。

风雷已足,大雨也就落下了。“当阶雨趁人“,这一句依然用拟人手法。趁人,即追赶人之意。好像雨在追赶着人敲打,瞬间就把雨的张狂和人的慌乱写出来了。杜甫有诗:花底山蜂远趁人。而“对面”和“当阶”,则是其视角之变化。

第三联写雨中之景,注意“重“和“新”字。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下雨之后,屋檐下垂的雨珠逐渐稀少,与之前的喧闹相比,声音显得稀疏了;蛛网沾染雨气,故而变得“重“;地面变得湿润,燕子的泥巢也显得湿润而清新,故而说“新”。

急雨之后,空气变得清爽,作者的心情也轻松愉快,他对雨吟诗,诗刚吟成,一阵清风送来荷花的香气,这种感觉让作者沉醉,顿感悠然洒脱。

02.夏雨 宋·梅尧臣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

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

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

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裛:音yì,沾湿。

这首诗的技法和立意,比上一首要高明一些。梅尧臣是宋诗早期的代表人物,他写诗主张“平淡”,在细节上下功夫。

“林梅初弄熟”,起句即点出时间,“弄”是炼字,“弄熟”,是将熟未熟,没有熟透的时节。“密雨闭重关”,这句写雨也写人,雨密密层层,封锁了院落,让作者不得而出。至于为何点出“重关”,这是一个悬念。重关:院落层层房门,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含义。

写景诗,特别是写有明确对象的诗,如风雨雷电等,要注意一个常用的手法:即先直接描写其物,然后写万物在这种情况下的动态,如此一正一衬,所写之景就浑然一体,细腻可感了。

二联主要是从视觉和触觉着手,三联则写听觉和视觉,其视角也变得广阔了。“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庭院的积水往外流淌,声音和远处山涧的水声应和,在此作者运用了一些想象手法;雨中前山有云层飘动,把山遮蔽,天色和山色都暗淡了下来。

读至此,大家能感受到这首诗中二联写景所表达的情绪,是不是有一点压抑和无聊?作者不能出门,只能听一听远处山涧的水声;山色暗淡,可望而不可及,只有衣服上的潮热滑腻之感,让人感觉倍受束缚,作者为何要表达这种情绪?

这就要说到作者所处的环境了。这首诗是作者在官署所写,公事无聊,琐事缠身,不能去看山听水,好容易工作清闲了一些,又被雨阻住了脚步,所以作者在首联说“密雨闭重关”,层层密雨就像一张大网,网住了深宅大院中的自己。

他在诗的尾联也说“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于此之时,鸟也无声,白天的官衙也尽是清闲和无聊。身居闲职,无事可做,才学得不到发挥,想要抛下工作去听水看山又不可能,故而作者有点焦躁,也有点无奈。

03.夏日宿西禅院 宋·潘阆

此地绝炎蒸,深疑到不能。

夜凉如有雨,院静若无僧。

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

浮生多贱骨,时日恐难胜。

先介绍一下作者潘阆,他是宋初著名的隐士,性格疏狂放荡,一辈子多以买药为生,流连山水。他有一组《酒泉子》词,以记录杭州胜景而出名。

作者有一日在西禅寺夜宿,写下了这首诗。作者起笔即夸赞此地清幽凉爽,与世间的酷热喧闹截然不同。

“深疑到不能”,此句有两种解释。第一是,作者在此深深怀疑自己怎么来到如此清幽之地?暗示此地与俗世如两个世界,世间怎会有此清幽之处。第二是,这个寺庙深幽广大,夜宿于此,他怀疑自己不能尽观其貌,尽览其景。

大家觉得哪一种解释更好?

二联就是名句,曾被苏轼大为击赏。“夜凉如有雨”,这句承接上句“绝炎蒸”,这里清幽凉爽,好像空气都含有湿润的雨气。唐人张蠙有一句写寺庙夜晚的诗说“此界自生雨,上方犹有星。”其意与本诗类似。寺庙在高山深处,夜晚常下雨,空气也多润清凉,这就是“夜凉如有雨”。

其中最妙的是“院静若无僧”,寺庙中如此安静,好像没有僧人一般,这句极力写寺庙的安静,僧人们都是悄悄走过,每人都肃穆安详,内心没有烦恼和俗念,整座寺庙就显得平静祥和了。

至此,大家应该能感受到,作者既写寺庙的真实之景,也写自己在寺庙中的心理之境。此地与外地不同,绝无外界的溽热与喧闹,此地的人也安静无欲,这种感觉让作者欣喜,这种气氛也让他深受感染。

故而,他在三联写道“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连云石”,是与云接触的石头,宋人许式寄送禅师曾写道“夜坐连云石”。院中石头温润清凉,他以石为枕,抬头看到房间窗户上有灯光摇曳,灯影中的佛像巍峨庄严,慈悲安详。

中国是诗的国度,是华夏文化的精华与中心。读诗词既能够增加孩子学识和见识,同时也能无形中培育一个人的气质。

往常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阐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标题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标题难度也在悄然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重量,增加51%。人人都在感慨,原本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如今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果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调查,也不只仅局限于诗词自身,还会继续持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对等等的延伸学问,愈加注重诗词整体的调查。

在这里向广阔孩子、家长和酷爱古诗词的朋友们引荐这套《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能够对孩子停止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能够经过这本书对古诗的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大会》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引荐!

教育部、国度言语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 结合主办!

交融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一切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细致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饰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学问粗浅、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欢节目、喜欢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珍宝,节目中展示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引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降生。

如今全套《中国诗词大会》8册只需99元,均匀一本不到15元。

这是统筹学问性、兴趣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只能够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标题自测对诗词控制水平,将本人渐渐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学问,或者享用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妙,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聚,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动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十分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刻心口,能够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的成语,点击下方即可购置。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