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诗歌路云 意思 唐宁远:古诗词里品“清明”

古诗词里品“清明”

文/唐宁远

网图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节奏,每年4月4日-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节”的得名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码”。西汉刘安所作《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网图

4月4日我国又将迎来2020年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喜爱阳气的鹌鹑开始出来活动,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

网图

“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的内涵,是生者对逝者的追思祭奠,是血缘根脉在心中的传承春颂诗歌,是情感的寄托与延续。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自古习俗除了扫墓、踏青之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植树插柳、放风筝等活动。

网图

在二十四节气里,古时的文人墨客最钟情“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有“清明”“寒食”字样的唐诗335首,宋词多达520首,而“春分”“处暑”等大多数节气诗歌则只有十来首。清明诗词有如清明雨般淅淅沥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悲情与激情、沉重与快乐浑然一体的清明。

网图

清明是伤感的旋律。缅怀先人,寄托情思,敬畏生命,是清明节的主基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千古传唱,成为清明节“清冷伤情”的代表作。

清明雨坚守这份跨越了两千多年的约定,一直下到如今。天地间,满是步履匆匆、哀思重重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孤影独行,他们心怀同一目标,去看看逝去的亲人。清明雨,似离人泪,浸透了大家的衣衫,打湿了人们的眼眶,汇成了一条思念的河流。

网图

清明是人生的感悟。杜牧的《清明》诗流传甚广,但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清明》诗同样出色。诗云:“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由清明扫墓联想到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由寒食禁烟联想到春秋晋国的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

网图

由清明的桃李芬芳想到荒原的逝者,进而联想到无论贤愚贵贱,数百年后,最终都是无名荒冢,成为一堆黄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社会意义。与现代诗人臧克家《有的人》表述的“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网图

清明是悲情的符号。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生动地描绘出清明扫墓、缅怀亲人的凄凉场景。南宋高翥《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网图

清明是凄美的挽歌。被誉为“悼亡词之祖”的是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网图

苏轼19岁时和16岁的王弗结婚。王弗聪颖贤惠、见识不凡,给予苏轼诸多帮助,小两口两情相悦,感情甚笃,这在中国封建史上较为少见。只是天不遂美,王弗27岁因病去世,这对苏轼的打击是巨大的。十年后时任密州太守的苏轼在睡梦中见到了心爱的妻子,醒来之后,苏轼恍若隔世,在对爱妻无限的思念下,写了这篇传诵千古的名篇。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读后令人肝肠寸断。

网图

南宋杨万里在《寒食上冢》有感而发:“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讲述行走在扫墓的路上,看到野草一夜之间又随风生长出来,仅仅过去一年,曾经的小路竟消失了。诗人千言万语凝结成一个“愁”字,深切地表达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网图

陆游也有“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哀婉诗句,道出了千万游子清明无法与亲人团聚祭祖踏青的无奈和惆怅。

网图

有一种乡愁,叫清明。清明春颂诗歌,是一柱香、一捧土、一份思念,是对遥远故土的一抹淡淡的乡愁。没有故园就没有远方。只有根脉绵延,才有薪火相传。乡愁乡恋,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情结。

网图

清明是感恩的丰碑。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孝亲节”。清明节人们认祖归宗,祭奠祖先,缅怀先人,饮水思源,追古怀远。这种感恩是文化之根、生命之根、精神之根。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向哪里去。

网图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的这首《寒食》讲述寒食节的传说和一个感恩的故事。

网图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自己的大腿肉给他吃。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民间普遍崇信介子推的“忠孝”精神,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人们把纪念介子推作为清明节的起源延续至今。

网图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这是《诗经小雅》中诗句。晚辈在长者坟前,看到芳草凄凄,很自然地想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难,自然流露报恩之情。《论语》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常记心里。既以他们长寿而高兴,又为他们衰老而担忧。我们倡导“厚养薄葬”理念,对在世的老人多尽孝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趁早行孝,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

“烈士丰碑何巍峨,空中荡漾红旗歌,长垂塞上风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郭沫若热烈颂扬了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高风亮节,倡导后辈追思先贤先烈,培育感恩之心、责任意识乃至家国情怀。

网图

清明是壮丽的史诗。关心人民疾苦,关心家国兴亡,历来是文人的优良传统。“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杜甫由清明时令入题,抒发身世漂泊之叹,最后融入不舍“秦城楼阁”和“汉主山河”的爱国情怀,将诗境提升到一个开阔、高远的境界。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也诠释一股忧国忧民之怀。

网图

清明是生命的春颂。如把一年比作整个生命的过程,那么清明节所在的春天犹如生命的开始。清明交织着死亡与再生、欢乐与哀伤,不仅是雨水与泪水洗面,还应有鲜花和笑容相映。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在清明古诗词中均有体现。

网图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唐李嘉祐《春日淇上作》)诗人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在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清明时节相伴踏青的画面。

网图

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短短的几句,却包含了三个有趣的清明节习俗:禁火、踏青、荡秋千。啼叫的黄莺、绽放的鲜花,明媚的阳光,娇笑的美人,词人完全沉醉沉浸在美好的春色里。

网图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不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否也是在这样一个春日的清晨,轻轻地荡漾着秋千。只是起落之间,已经滑过了千年。

网图

宋代陈允平的“禁烛飞烟,东风插柳,万家千户。”(《琐窗寒》)以及陆游的“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春日绝句》)都是清明插柳习俗的纪实。古人分别时折柳相送,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更是成为一种时尚。最早在《诗经·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时有折尽灞桥柳之说。

网图

清明的又一习俗是植树。清代词人顾太清,清明前种下了一株海棠,并填词一阕,“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回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期盼海棠开花结果的美好愿景。

网图

清明是浪漫的邂逅。《礼记》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古时男女授受不亲,唯独清明期间,可以“奔者不禁”,暂时废除了那些男女之间的限制。所以古代的清明节,也是名副其实的“情人节”。崔护传诵千古的《题都城南庄》,记叙他一次清明踏青郊游因口渴求饮,艳遇一位名叫“绛娘”姑娘的浪漫故事。姑娘含情脉脉的眼神令崔护一见倾心,来年清明登门拜访,不见少女,唯有一树桃花寂寞嫣红。诗人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怅然离去。后来几经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此故事广为流传。也是后世形容女子年轻貌美的成语“人面桃花”的典故由来。

清明是时光的沙漏。“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目睹高飞的风筝,油然而生韶华易逝事业无成的惆怅之情。“节序太无情,不肯留停,留春不住送春行。忘却罗衣都湿透,花下和笙。”郑燮在《浪淘沙·暮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网图

清明是苦读的剪影。宋代王禹俏有“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俏当时是位穷学生,孤身在外无法祭奠亲人,他靠寒窗苦读打发难熬的时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励学成才。

在古诗词里品清明,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奋斗力量、拓展胸襟视野、确立崇高信仰。让我们尊重生命、善待他人、把握当下!挂云帆,踏万古江河;济沧海,铸不朽人生!

【编辑 | 夏岩】

————————End—————————

作者简介:唐宁远,男,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桂林市机关某单位。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随笔》等报刊。

中华诗词库www.sxtypm.com,提供最全、最可靠的诗词查询数据,唐诗三百首、元曲、宋词、等各个朝代的古诗文收录大全,供大家搜索查询签上。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