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白居易涉乐诗歌研究成果综述

[摘 要]白居易是唐代诗歌创作中涉及音乐内容最多的诗人,其音乐诗内容涉及歌曲、乐器、舞蹈、乐伎生活等方面。因此,对白居易的音乐诗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关于白居易涉乐诗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对其研究现状做进一步探究。[关键词]白居易;音乐诗;综述[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128-02[收稿日期]2019-11-23[作者简介]刘雅林(1996- ),女,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安 71006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创作诗歌3000余首,在这些诗歌中又有诸多涉及音乐的诗歌。《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一书中共记载诗歌1151首,所载白居易诗歌共97首,将近十分之一。其中涉及歌曲16首、乐器23首、舞蹈37首、服饰8首、伎乐人生活13首。由此可见,白居易的音乐诗几乎涉及到了唐代乐舞的各个方面,为后世研究唐代乐舞提供了丰富的乐史资料,因此,对白居易的音乐诗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白居易音乐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别从著作类、期刊论文类、硕博论文类进行梳理。

一、著作类关于白居易涉乐诗歌的专题类著作仅有一本,为刘兰的《白居易与音乐》,此书以白居易描写乐舞的诗章为依据,对白居易的音乐生活、音乐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探讨。校注类著作共三本,最具代表性的为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此书对白居易全部诗歌进行整理校注,其中许多为最新研究成果。此书在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居领先地位,是迄今为止文字校勘参照很广泛、权威的校本。[1]二、硕博论文类关于白居易涉乐诗歌的硕博论文共计12篇,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白居易“琴诗、筝诗”研究吴小兰《论白居易的涉筝诗写作》是学术界第一次对白居易筝诗进行研究的成果,作者从白居易筝诗的创作背景、创作基本情况及其内容、审美理想、艺术特征四个方面展开研究。[2]朱思思《诗人白居易与筝乐艺术》对白居易筝诗进行了解读,作者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两方面出发,归纳出白居易在筝诗中的美学诉求,主要有声音美学追求、表演美学追求、欣赏美学追求等。叶芸嘉《白居易琴诗研究》在对白居易琴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白居易的审美情趣以及琴诗思想。(二)白居易乐舞诗研究石曼晴《白居易乐舞诗的舞蹈文化研究》首先对白居易乐舞诗进行了梳理,其次对白居易乐舞诗中的舞蹈元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对白居易乐舞诗中的舞蹈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

(三)对白居易音乐诗进行整体研究郭悦琦《白居易诗文之夷夏音乐考论》首先对白居易音乐诗中的涉乐资料进行了整理,其次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白居易曾涉足过的宫廷、文人、民间、宗教四大空间。杜怡萱《白居易诗作中的乐史资料研究》探析了白居易涉乐诗歌中的宫廷音乐及西域音乐、乐伎乐人教习及管理制度、诗作中涉及的舞作及相关服饰、白居易的乐教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四)从创作角度出发对白居易音乐诗进行研究闻世宇《白居易音乐诗创作研究》指出白居易能把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以诗篇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陈智敏《论白居易音乐诗及其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第一部分对白居易创作音乐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白居易音乐诗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白居易音乐诗中所体现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分析。(五)以白居易音乐诗为例对唐代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张煜《新乐府辞研究》中,第四章对白居易《新乐府》的创作情况进行了再考究。杜化丽《中琵琶史料的研究》以“白居易琵琶诗”中的史料为依据,对唐朝琵琶的形制、琵琶演奏家以及唐代琵琶音乐的发展水平等进行了探讨。单丽君《中唐乐府诗学研究》从白居易新乐府专题研究等方面入手,对中唐乐府诗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体讨论。

三、期刊论文类关于白居易涉乐诗歌的期刊论文共计56篇,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白居易“琴诗、筝诗”研究伍婷婷《论白居易的琴诗》是学术界第一次对白居易的琴诗进行研究的成果。作者认为白居易琴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儒家崇雅抑俗思想的局限性,但另一方面表现了他愤世嫉俗的正义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舒顺萍《论白居易与筝的情缘》对白居易音乐诗中与古筝有关的诗词进行了专门研究。在陈雨嫣《白居易诗中筝的艺术文化》中,作者对白居易筝诗进行了分析,认为白居易的筝诗为现在的筝乐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二)白居易乐舞诗研究1.关于《霓裳羽衣曲》的研究关于白居易涉乐诗歌研究,最早的一篇期刊论文是杨荫浏先生于1962年发表的《考》,杨荫浏在文中提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有着十分大的参考价值,并依据此诗歌从曲体结构、表演形态、流传情况、同名辨异、段数考异、创作改编六个方面对这首乐舞进行了分析。[3]2.关于西域乐舞的研究谢建忠《白居易诗中的西域乐舞考论》(一)中依据白居易的诗歌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胡旋舞、柘枝舞的由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白居易诗中的西域乐舞考论》(二)中依据白居易的诗歌及相关文献资料对五方狮子舞、散花、绿腰三支乐舞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于西域乐舞中的《骠国乐》,秦序在《骠国献乐与白居易诗》中指出白居易并未亲眼见过《骠国乐》的演出,故白居易所写有关《骠国乐》的诗词,不可当史料参考。[4]左汉林在《唐代“四夷” “边将”献乐考述》中对唐代的四夷献乐与边将献乐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证,并提出白居易亲眼见过《骠国乐》的演出。杨民康《唐代进入长安的缅甸佛教乐舞--乐文篇》提出白居易的《骠国乐》实际史料价值不高,所述史实未必可信。3.关于乐舞诗的整体研究李书在《论白居易乐舞诗的价值》中,从审美价值、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对白居易的乐舞诗展开了探讨。其另一篇文章《论白居易乐舞诗的艺术魅力》从通感的使用、色彩的使用、比喻的使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白居易乐舞诗的艺术魅力。(三)关于乐人的研究柏红秀《白居易与乐人交往考》中指出白居易与非常多的乐人有过密切的交往,可考者约45位,并对与白居易交往过的宫廷乐人、府县乐人、家乐及青楼乐人进行了介绍。(四)白居易《琵琶行》研究关于《琵琶行》的研究成果,共计22篇白居易的诗词,将近期刊论文的半数,可见学术界对其重视程度。其中最早的研究成果是扬州师院中文系古代文学组《白居易诗歌选》注释组于1979年发表的《白居易注》,其他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1.《琵琶行》中的演奏技法邹伟铭的《从看唐代琵琶的兴盛与发展》、张承龙《白居易中的音乐学分析》、谢文静《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浅谈唐诗〈琵琶行〉中的琵琶艺术与琵琶协奏曲中的诗意》与吴慧娟《略论隋唐时期琵琶艺术盛况》均对《琵琶行》中的唐代琵琶演奏技法做了分析。

张丹丹《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读白居易的思考》从演奏中音乐层次变化的重要性、演奏中投情的重要性、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三个角度出发展开了对《琵琶行》的思考。2.《琵琶行》的艺术价值刘兰《千古第一音乐诗-白居易的》认为《琵琶行》反映了现实生活,又在音乐描写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尊其为“千古第一音乐诗”是当之无愧的。在于春哲《白居易诗歌中的唐代琵琶艺术》中,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诗作中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还有许多方面值得认识与开发白居易的诗词,应为之继续努力。3.文学视角之《琵琶行》研究笔者发现2016年后发表的期刊中出现了“语文建设”“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文题的论文共计9篇。这9篇论文皆从文学角度出发对《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情感特征、渲染的意境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可见白居易的《琵琶行》文学价值之高,学者们对《琵琶行》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结 语经笔者对以上所有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并加以思考,发现学术界对于“白居易涉乐诗歌”研究尚不完全,原因如下:1.关于白居易“琴诗、筝诗”、乐舞诗及诗歌《琵琶行》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关于白居易诗歌中所描绘的“管、箫、磬、阮咸、筚篥”及所涉乐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则较少,若想对白居易涉乐诗歌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些是不可遗漏的部分。

2.大多数学者没有证实白居易音乐诗中所涉乐史资料的真实性便直接引用,笔者对这一做法持存疑态度。诗中所描绘的乐舞是诗人亲眼所见还是由他人转述而来,不得而知。即便是亲眼所见,作为主观创作诗歌的诗人,是否会加入主观情感、融入主观想法来加强表达,这些都值得去考证。学者们应对白居易的涉乐诗歌进行详尽的梳理,将白居易的音乐诗与其同时期诗人的音乐诗进行比较,并参考同时期出土唐代墓葬壁画等,证实其音乐诗的价值,验证其中所涉乐史资料的真实性,再进行引用。以此才能更好地为唐代音乐研究体系提供有力的依据,并对唐代音乐文化展开更深刻的研究。注释:[1]刘 兰.白居易与音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0-63.[2]吴小兰.论白居易的涉筝诗写作[D].浙江大学, 2008:19-56.[3]杨荫浏.《霓裳羽衣曲》考[J].人民音乐,1962(04):29-32.[4]秦 序.骠国献乐与白居易《骠国乐》诗[J].音乐研究,1989(04):52-57.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