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纳兰的诗词曾风靡网络,为何鲜有作品入课本,他的水平是否被高估

提到纳兰性德的诗词,好像人人都能来上一两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又或者: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这些带着悲伤和怀念的诗词,精准地踩到了当代人的痛感。于是,纳兰性德的诗词开始大肆走红于网络之上,有了一大堆文学粉丝。

后来,有人提出疑问了:纳兰性德的诗词曾风靡网络,为何在课本里却看不到多少呢?难道纳兰性德的水平被高估了,他只能做个“网红”吗?

为何课本里鲜少收录纳兰性德的诗词

现在全国各地的语文教材因为版本不同,所以有些古诗词、古文章的收录也不尽相同。而对于纳兰性德的诗词,大多数人在课本上看到的也就那一首《长相思》,甚至于有的版本连这一首也没有。

那么,为何这么多版本的课本,都没有没有较多地收录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呢?其实,这就牵扯到了一个教育思想的问题。

纳兰性德出身富贵之家,他的父亲明珠乃是清朝时期有名的权相。当初看《康熙王朝》的时候鲜的诗词,相信不少人都可以了解到明珠在朝堂上的显赫地位,母亲是一品诰命夫人。

用现在的话来说,纳兰性德就是妥妥的官二代加富二代!而他本人也十分争气:十九岁那年,考中进士,先被提升为三等宫廷侍卫,而后晋升为一等。可以说,纳兰性格也是在皇帝那里露了脸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身显赫,而且仕途坦荡的人,却总是爱写一些哀怨诗词。在纳兰性德的诗词里面,“愁”、“凄凉”等语词,比比皆是。

尤其在他擅长的爱情诗里,哀怨、悲痛等语境的设置,能把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读哭!这样的诗句在成人读起来自然是没多大的问题,但是给未成年人、或者孩子读起来,就不那么恰当了。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当老师介绍完人物背景、朗读完诗词以后,会不会有学生提问:老师,这个人有本事、有前途,为啥还过得这么凄苦?

难道要让老师告诉学生:孩子,这就是性格问题!这样的回答,很明显是不行的,这不符合当下的教育理念,也不符合孩子在学习中的需要。

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可能还不能理解:一个出身富贵、没有经过多少折磨的人,为何还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充满悲伤。也就是说,给孩子们树立这样的思想观是不对的。

也有人说了:那苏轼啥的,不也都写过哀怨的爱情诗吗,为何他们的就能收录到课本里?这就和教育思想结合在一起了。

相信,对于苏轼过往,大家也都是了解的:一生几经贬谪,生活坎坷。但是,就是这样的生活打击下,他依旧心向光明,在悲伤的怀念之后,他更多的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所以,苏轼的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称为“千古第一悼亡诗”。那个经历过重重磨难却依旧心怀炙热情感的苏轼,让人感到无比的敬仰。

而这些,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是感受不到的,因为整部《纳兰词》的底色都很凄苦悲凉。虽说孩子终究会长大、也可能面临苦难,但在他们美好的学生时代,还是更适合学习一些可以培养心志的正能量文章。

难道说非得让幼小的孩子们过分理解一些不需要在那个年龄理解的东西,才算得上是教育吗?并不是这样的。在该保护孩子们心智发展的年代,还是要顾及孩子们的成长需求的。

纳兰性德也并没有被高估

虽然纳兰性德的诗词阴郁晦暗,但是他在诗词界的地位却也是不容小觑的,谈不上高估不高估。周颐曾在《惠丰词话》里推崇纳兰为清初第一词人鲜的诗词,王国维认为纳兰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不仅如此,纳兰性德的很多作品,其实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广为流传了,正如时人所说:家家争唱饮水词。

的确,纳兰性德的大多数作品只是抒发个人情感,并没有上升到社会和国家的层面,但是这也不正好表明了:他让诗词回归到了那个长于抒情的艺术世界中,回归到了诗词本身。

况且,纳兰性德的诗词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重复,他还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新和改造,使得这些诗词在他手下重现焕发出了别样的魅力。

以前,人们评价纳兰性德的时候,只是把他当做是一个词人。后来,阅读了纳兰性德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所研究的作品涉及面极广:文学、佛学、书法、历算、音乐、医药等,他均有涉猎。

在诸多知识的汇聚下,纳兰性格的诗词水平的确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可以说,纳兰性德作为一个文学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也还是得到了认可的。

结语

纳兰性德在世时,不仅受到了士人的认可和喜爱,就是没多少文化的平民也十分认可他的作品。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大众偶像”。他受欢迎的程度,自然也能反映出世人对于他作品的欣赏。

到了现代社会以后,在大众的推崇下,纳兰性格又重新回到了“被追捧”的地位。这对于纳兰性德来说:就是不管日子过去多久,好作品还是会受欢迎。

现如今的社会充满了包容,不同文化、不同内容,均会有自己的受众,只要不是违反公序良俗的作品,它自然有被推崇的价值。

至于说收录不收录进课本,那就是另外一说了。课本那么小,历史上的好作品那么多,难道说凡是没进课本的就一定是因为作者的写作功力低吗?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失公允了。

因为优秀如李白、苏轼,也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进得了课本吧?毕竟能进课本的作品,是要适合学生在该阶段学习的,而不是说凡是好的都能进,或者说不能进的都是差的。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