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大雪时节,邂逅古人诗词里的雪景|诗词有意思

“小雪封山,大雪封河”

今日大雪

大雪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

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此时,气温将显著下降

雪往往下得更大、范围更广

大雪,是诗人的浪漫

大雪纷飞时,古人或围炉夜话

或赏雪赋诗,十分风雅

今天的《诗词有意思》就来聊聊

大雪纷飞时,诗人的所思所想。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与了以王叔文为核心的朝堂革新,史称“永贞革新”,革新本来志在实现王朝中兴,但在百余天后就以失败而告终。参与革新的人士纷纷被贬黜到蛮荒之地,朝廷给了他们一个“司马”的闲职,实际上毫无职权。

柳宗元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永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省永州市,那里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蛮荒瘴野之地,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柳宗元虽然在那里远离喧嚣,寄情山水,但内心依然充满凄苦孤独,这样的经历与心境也直接影响了他的诗歌风格,所以我们今天读柳宗元的部分诗歌,会从中感受到一些彻骨的寒意,它的整体风格是简洁淡远、幽深冷寂的,这种风格在《江雪》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江雪》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寥寥数语刻画出凄寒幽邃的诗境,整首诗安静到了极点,也寒冷到了极点。又仿佛一幅有着大片留白的山水画卷,景物简洁,但意蕴自在画外。诗人在诗中刻画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这一形象来自于诗人的想象,是诗人构拟出来的,象征着诗人的不同流俗、孤洁自赏。

诗歌前两句为这一形象的塑造勾勒出广阔的背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写得既宏阔又苍凉。山上不见鸟飞,路上不见人迹,天地之间一片安静。“千山”与“万径”本身就具有很辽阔的感觉,勾勒出框架,同时又与后面的“孤舟”“独钓”形成对比,突出“孤”“独”二字,增强渔翁形象的感染力。“鸟飞”“人踪”写具体景象,这景象本来是山中的常态,但因为此时是寒冬季节,所以“鸟飞尽”“人踪灭”,完全没了痕迹,突出了寒冬的独特景观。与“千山”“万径”连缀在一起,则形成一种天地广阔,寂然无声的意境。

在这样的绝对寂静的背景下,诗人在三四句悠悠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始着手刻画渔翁的形象,描绘出一幅空灵悠远的渔翁垂钓图。只见在寒冬寂静中,江面上飘着一叶孤舟,一位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独自坐在船头,天地一片苍茫,只有细细的鱼线轻垂江中。“孤”“独”二字在“千山”“万径”的映衬下格外具有超凡出尘的风致,象征着诗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逸脱俗。“寒江雪”三字直接点题,“寒”字成为环境的核心特征,也代表了诗人的心境。

这是一首非常有画面感的诗歌,诗人对“千山”“万径”进行了非常具体的描写,去表现鸟的轨迹,去寻觅人的踪影,两下皆不见,只有绝对的安静融入大的背景中成为一片苍茫寂寥,成为这幅画面的大片留白。渔翁作为主角,他的出场却并不是通过如此精细的描绘,而是只给人一个远远的印象,几笔勾勒出独钓寒江的老者形象。天大地大,江面辽阔,只有这小小的一点,而所有的风姿气骨却早已尽在不言中了。

柳宗元写雪是孤独自伤的,映照此时自己的心情。一个渔翁在大雪封山时,独自披着蓑笠垂钓,天地间仿佛只剩他一个,孤独而凄美。与其说渔翁钓的是鱼,不如说钓的孤独。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的《夜雪》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雪景诗词,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诗人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全用侧面烘托,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这首诗朴实自然,诗境平易,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主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由于诗中对于雪的描写太精彩了,往往当我们提及关于雪的佳作时,这首诗就会第一个浮现在我们的脑海。

同许多人一样,岑参也是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曾经两度出塞。这首诗就作于岑参第二次出塞,当时送别武判官回京,恰好下了一场大雪,但这冰天雪地的塞外景色,到了岑参的笔下就变成了“雄奇壮美”风光。

边塞的雪来的有点早,“胡天八月即飞雪”并且还伴随着呼啸的北风。并不亚于北方寒冬里的冰天雪地,让人感到丝丝寒意。但诗人并没有让寒意继续袭来,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人内心顿生喜悦之感,同时一丝温暖也从心头袭来,而这一切幕后的“导演”就是这塞外的雪花。

一个“忽”字不仅表明了边塞天气变化无常,同时也让人感觉到这突如其来的美景所带给人的惊奇。“千树万树梨花开”不仅美,而且是一种“壮美”、“奇美”其中还夹杂着浪漫的气息。雪花白的无暇,梨花也是白的纯净,将雪花比成梨花再合适不过了,而这“梨花”还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千树万树”一片繁荣壮丽。

诗人拿春景来比冬景,匠心独运,让人们感到这美就在眼前。谢道韫曾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获得“咏絮才”的美誉。不知谢安看到这“千树万树梨花开”后又会作何评论?

尽管雪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但当那纷纷飞舞的雪花散入珠帘,打湿军帐时,原本就寒冷的边塞因为学而变得更加寒冷,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都变得更加艰难。此外雪中送别也别有风味,尤其是身处塞外时。“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中的最后部分描写了武判官离去的场景。雪越来越大,以至于临行时山上布满了茫茫的白雪,而当人已经消失在曲折的山路中时,马蹄留下的脚印还留在雪中,清晰可见。而一句“雪上空留马行处”也让人看出诗人心中的不舍,看着这脚印,来送别远去的人,祝福一路平安。也只有雪才能让远去的马蹄印清晰可见雪景诗词,让人心中更多了一层留恋与不舍。

边塞的雪在岑参的笔下不断地变化,浪漫、寒冷而又多情,其中寓含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作为边塞诗人,边地苦寒,可诗人的心里,却是奔放热情的,他形容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如春风一般,带来了美丽的如春般的景色,让人开怀。

希望所有人在雪天时,依然心有春风。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容若

山一程,雪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二十一岁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他深受康熙皇帝宠信,官至一等侍卫。但纳兰公子真正的志向一直在文学上,随驾扈从的仕宦生涯让他产生出“临履之忧”的恐惧和志向难酬的苦闷。

康熙二十年,曾经动荡的大清国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次年三月,康熙决定回到盛京去祭祖。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在清军入关之前,这里曾经是他们的首都。纳兰随康熙帝出山海关去告祭永陵、福陵、昭陵,这首词就创作于此时。词的上阕所提“榆关”是山海关的古称,曾一直沿用到明代。

“山一程。水一程。”这两句词极言征途遥远,路途跋涉;从北京到山海关外,一路跋山涉水,路途当然是十分艰辛的。不过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写了山遥水远的路程之后,接下来是不是该直接写边塞的风光了呢?我们读过很多唐代诗人写的边塞诗,他们的笔下呈现过非常壮观又极其荒凉的塞外风景,因此在纳兰写到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我们似乎就只等着他接下来如何写塞外的苍茫壮阔了。可是纳兰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他紧接着一句“夜深千帐灯”,这就完全不是“正常”的塞外风光啊。

为什么不是正常的塞外风光呢?因为“夜深千帐灯”不是自然的边塞风光,而是那个特殊日子里“人造”的边塞风光。这句词其实是在突出康熙御驾出巡的宏大气势,大队人马扎营之后已经是深夜,无数营帐中透出的万点灯火,远远望去恍若繁星满天,照亮了苍茫漆黑的塞外。这就是纳兰眼中豪迈的大国气度吧?

所以啊,这首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保护御驾出巡的自豪感与思念故乡的孤独感融合在一起,也就是将大国豪情与思乡柔情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特别的美感。

“夜深千帐灯”是这首词中最有名的金句,也是整首词描写塞外风光最有特点的一句。

王国维曾说过:古人诗句中,有四句描写的景色可以被称为千古壮观。这四句分别是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岁暮》)、谢眺的“大江流日夜”(《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杜甫的“中天悬明月”(《后出塞》)和王维的“长河落日圆”。

而纳兰在山海关外写的“夜深千帐灯”和“万帐穹庐人醉,形影摇摇欲坠”两句,是词作中唯一可与那些名句相提并论的“千古壮观”。

如果你读过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就会发现先生对纳兰公子十分偏爱。不过这并不是王国维一个人的喜好,纳兰一直以来都得到词坛、学界的高度评价。陈维崧评《饮水词》时说:“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寥寥几句,纳兰就让这首词的气势达到了最高潮。可是,当我们刚刚沉浸在壮阔的边塞风光的时候,紧接着,纳兰性德又打出了一张出人意料的牌,他并没有顺着我们的思路,继续去渲染帝王气势和边塞风光,而是笔锋一转。

过片“风一更。雪一更”却开始渲染起边塞气候的突然变化了。暴风骤雪的喧嚣声,聒噪个不停,让他无法入睡。由此引发出词人对故乡之宁静温暖的思念:“聒碎乡心梦不成”,如果这个时候还是在北京温暖的家中,那他早已经安然入睡了吧。如今离家已经那么久那么远了,他多想在梦里回到故乡,暂时忘掉塞外的风雪交加,享受着家的温暖呢。在边塞词中融入对家的思念,这是历代边塞诗词的一个共同特点,那么纳兰的《长相思》描写思乡之情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他说“故园无此声”:我家那里可没有这样风雪严相逼的酷寒哪。纳兰生于北京长于北京,“故园”当然就是指北京。所谓的“无此声”,就是指的“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的声音。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即便是到了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北京的早春也完全可能出现“风一更雪一更”的天气的,可纳兰偏偏要说“故园无此声”,说北京没有像塞外这种风雪呼啸的声音,那他的真正用意又会是什么呢?

他真正想说的并不是说北京的气候有多暖和,而是因为北京有他的家,他的亲人,他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只要是有家、有爱、有亲人的地方,无论气候多么寒冷,都会让人感觉到心灵的安稳平静和温暖踏实。

可见啊,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比起展现出塞外风景的壮观辽阔,展现出御驾出巡的豪迈荣耀,他更愿意渲染因为离别而导致的悠悠思念。

纳兰多才多情的一生被人传诵至今,几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名门、才高、情深、短寿,接近权力的中心,又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在世时,以及他去世多年后的现在,他的词作被很多人争相传诵,以他为主角的图书、电视剧层出不穷。

但,又有几人能真正读懂纳兰词呢?恐怕还如当年那句“纳兰心事几人知?”吧。

风雪之时,天寒地冻,最易想家了,你在下雪时,也会想家吗?

《诗词有意思》

一字,一词,一句,蕴千年风物

一唱,一和,一咏,是万里河山

江苏文艺台FM91.4

周一-周五

9:00-10:00

主持人

范舟、一潇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