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让诗词在修改争论中脱变升华

秦汉礼

在创作上,一挥而就,倚马可待,文不加点,都是形容有才气者文思畅达,构思谋篇迅速,为世人和后人所赞美和敬佩。这样的才子,他们既是钟灵毓秀天地精华,也是广博积淀,厚积薄发。唐代的李白杜甫,应该就是代表。

但大多数诗人,还是在抒发情感抱负的过程中,对词句精雕细刻,对意趣深入推敲,对篇章反复斟酌,力求表情达意完善准确。因此才有了删订,推敲,雕琢,切磋,炼字,修改等手段,供后人和同道所遵循。

一 没有欣赏就没有提高

首先要知道什么样作品才是美,是精致,是高妙。才能在创作上有所追求。当然,在这一点上,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黄瓜白菜,各有所爱。李白有李白的浪漫,清新俊逸,诗意旷达;杜甫有杜甫的现实,沉郁厚重,体式严谨;白居易有白居易的通俗,讽喻生动,脍炙人口;李商隐有李商隐的深婉,朦胧隐约,意蕴空灵。以上说的只是诗人的整体风格,并不是篇篇如此。

这就要求要多读,多赏,多了解,才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仅凭别人的欣赏介绍,而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理解是不深入,不细致,不全面的。

欣赏,不是为了装门面,重在学习,借鉴。篇章的构思,词语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抒发等,都是学习的内容。由粗读到细品,由欣赏到运用,由尝试到借鉴,逐渐找到门径,学习欣赏就顺畅了。

因以前对如何欣赏,在第十九讲讲过一次,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 没有修改就不会进步

1、 修和改,是两个层面

修,是指在原来基础上,达到完美,丰满,全面,有条理,其中还有润色的味道。改,则是对错的,偏的,不合事理的内容,加以改正;对不准确,不合逻辑,不恰当的词语加以替换;对违背情理的句子,不合语法的词语搭配,加以改正。

修,是使作品更完美;改,是为作品除病患。

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品写完,有时已是精疲力竭,难免有疏漏之处,或句子出律,或平仄出格,或用词失当。自己反复检查却毫不知觉,而别人一眼就发现问题所在。有时自己的思路陷于死角,百思而不得其解,而旁人却能一言解惑。此时,诗友的互助互帮,避免了孤陋寡闻。所以,学诗,要能互相交流,以诚相待,甘当小学生,乐拜一字师。

3、 热情写诗,冷调处理

作品写完,先放一放,不急于发表,待回头再看时,就会发现问题,我自己就有深刻教训。有时不慎就把韵律弄混了,或用词重复了,有时打字因电脑默认,而疏忽的错字更可笑。这就需要自己回头细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又有新思路,随时加以修改,力求完善。

4 、不走捷径,不袭老路

学诗,是一种心理劳动,是一种创作。社会上,生活中,一个话题,年年都在谈,多人都在写。不能因去年写过,今年还原思路再写一遍;也不能看别人写的很成功,就依样画葫芦。怎么办?可以从以前写过的,换个角度,或者层面扩大,或者角度集中加深。对别人的作品,可以借鉴,但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情趣,绝不能人云亦云。对社会热门话题,不能想当然,把口号政策的东西,引得过多。即使押韵,合乎平仄格律,那也不能算作好诗。生活中对文章写得好,语言描述的好,常赞美说“诗情画意。”诗情,最关键。诗律,诗韵,诗体,只是形态;诗情,才是灵魂。当然,形与神的结合,才是完美

所以,这里的修改,不只是文字与格式的修改,还有思路的修改与确定。

三 、没有争论就不明事理

争论,使事理明晰;争论,使是非分明;争论,使社会进步。争论,其实就是修改的过程。从诗歌发展的进程,看到争论对诗歌进步产生的作用。

1、《诗经》是孔夫子删订而成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删订”二字,可知孔子付出的辛苦劳动。春秋时期,没有今天的大数据可供利用,名义上是周朝一统,可天下又有那么多小诸侯国。孔子是怎样把当时全国各地的诗歌搜集到一起的?文字是秦朝才统一为篆字的,孔子在春秋时是怎样听明白不同地区的语音和民歌,又是怎样把不同的文字整理成鲁国的文字的?而且把许多民歌都用四言形式规范化,这种劳动太伟大了。在“删订”过程中,哪些是保留的,哪些是删除的,哪些是改过的,哪些是润色的,孔子肯定也是在与当时社会和文人的“争论”中完成的,使《诗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所以,对传统文化,要怀有敬畏之心,对先哲更应有敬畏之心。

2、《汉乐府》中的诗,有五言,有七言,有杂言。到《古诗十九首》,就全是五言,且句子出现了对仗。并且出现的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把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对仗和排比都运用其中。诗歌从《诗经》的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楚辞》的上下句呼应句式,统一到五言为主,这就是诗歌的进步。而且这个步伐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期间出现了许多大诗人。三曹建安七子和陶渊明,都是五言诗杰出代表。

3、南朝的沈约,在诗歌理论上提出了“四声”“八病”说。四声,对诗歌创作提出“平上去入”语音规范,但八病,却限制了诗的格式,就连沈约自己都不能严格遵守。选几句沈约诗句,就可看出问题。“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送日隐重阁,引月入轻帱。”在当时争议很大。虽然不能达成共识,但诗歌从古体诗进入新体诗,对后来唐诗的格律规范,起了促进作用。在诗句的联对方面,影响很大。

4、唐朝初期到中期的格律诗,是诗歌的一大进步。正因为五言律绝和七言律绝的产生,使沈约的“八病”说成了过去时。只要严格按律绝的格式写诗,颔联颈联的对仗,下一联的上句与上一联的下句,构成平仄上的黏连关系,就不会出现“平头上尾”的毛病。至于什么“蜂腰鹤膝”等诗病,,都在格律的约束之下,自然淡化了。当然唐朝初年对南北朝时诗歌肯定与否定,继承与革新的争论也很激烈。所以才有杜甫“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评论。

5、格律诗固然形式规范,格律严谨,但在篇章上只能四句或八句,限制了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顺应需要,就又产生了歌行体,也有新乐府的说法。歌行体恰恰与格律对着干。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但基本以五言为主或七言为主,有时还用杂言。平仄不限,押韵灵活。这种形式既是汉乐府的发展,也打破了格律诗的束缚。虽然不讲平仄,但平仄都很和谐;不必全篇押同一个韵,押韵灵活,韵随意行;不受句数束缚,可长可短。长的容量大,情感丰富饱满,有酣畅淋漓之感。如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北征》《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都是代表作500字的诗词,并且很快走入民间,为普通百姓所喜欢。尤其白居易的新乐府,更是家传户诵,流传广泛。

在格律与歌行的发展中,肯定当时也有争论。各持己见,各取所需。但诗歌没因为争论而停止脚步。

6、唐代中期,出现了“曲子词”,相对于律绝和歌行体,有自己独特的格式。刚出现时,也被士大夫和处在雅士层次的文人所轻蔑。但随着人们的喜欢和欣赏,也就流传,扩散,最后在宋代走向顶峰,成为独立于诗的文学形式。词,又叫长短句,倚声,诗余,就是在不被重视,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过程中蜕变出来的。元代的“曲”,产生的过程,也基本如此。

四 、争论的是义理,增进的是理解

“文人相轻”,是一种狭隘的偏见,在知识学问面前,学无止境。个人的看法和感受,此一时彼一时。辛弃疾有名言“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当然其中有他的愤激之情,可事实也确实如此。就像有人说,青年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老年时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山水依然在那里,只是人的认识、理解、感悟不同了。写诗词,赋的是图景,叙的是过程,抒的是情怀,阐发的是理趣。各有经历和看法,岂能完全相同?一个人不同生活阶段,写的东西,也会不同。到了老年,回头看青年时写的东西,也许浅陋,也许青涩,但那就是成长的足迹,没必要用现在的眼光去修改以前的东西。保留下来,有时即使看着可笑,但体会“舐犊情深”,也是一种享受。 鲁迅说过,类似的话,天才降生的第一声不会是一首诗,也只能是啼哭。对初学者,多鼓励,多提供参考意见,是有益的。诗友之间互相交流,文字切磋,各抒己见,激烈争论,非常难得。

从古到今,文字争论的例子很多,我们可以借鉴共享。

1、杜甫《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此诗最后两句,写眼前所见和当时心境。最后三个字,有些模糊,有人认为是“望南北”,有的认为是“忘南北”,有的认为是“忘城北”,有的认为是“望城北”。各执一词,难以定论。

“望南北”者认为:日暮天昏,诗人在战乱之中,逃难曲江头,此时心绪迷茫,想去城南四处张望胡兵情况。

“忘南北”者认为:胡兵满城,诗人逃难,想要向南逃,却忘了方向,不知东西南北。

“忘城北”者认为:胡兵满城,诗人想要向南逃,却选错了方向。

“望城北”者认为:望,有朝向的意思,这里是说诗人主观上向南逃,实际上却走到城北来。

究竟怎么理解?诗名是哀江头,哀什么?哀叹安史之乱,社会到处战乱烽烟;哀叹皇帝后宫避难西蜀;哀叹自己亲人离散,自己流落江湖;哀叹生活无着,贫病交加。四种情况,有想登高远看的,有不知方向的,有选错方向的,有辛辛苦苦费了好大劲,结果走错方向的。四种情况,莫过于受了苦累,遭受惊吓,忍受饥饿病痛,却走错方向最惨了。所以认为“望城北”最恰当。

2、有一组《咏春》诗,其中《春水》如下:

严冬隐迹藏冰雪,雨水河开气象新。

暗润桑田滋沃土,偷融玉璧扩江滨。

波中野鹜知春暖,堤畔黄芦蕴绿茵。

九九艳阳施雨露,如油泽沛悟时珍。

第七句“九九艳阳施雨露”,对九九和艳阳,理解不同。有人认为是春季,有人认为是秋季。

认为秋季的理由,九九是重九,也就是重阳节,艳阳是秋日。唐高宗临渭亭登高作诗500字的诗词,众臣同赋,薛稷有“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的诗句。所以用在诗中咏春水,不恰当。

认为春季的理由,九九是按二十四节气冬至后数九,第九个九的最后一天。农谚有“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地走。”《全唐诗》中有薛能的诗句“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写的正是春季。

在《辞源》中,对九九的释义,第三条为春季,第四条为秋季。

艳阳,则清楚表明就是春天的明媚春光。鲍照有诗:

兹辰自为美,当辟艳阳年。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杜甫也有诗句:

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辞源》对艳阳天的解释:阳光灿烂、景色佳丽的春天。

综合理解,九九艳阳写春季是合适的。

正是因为见解不同,才加深了对这个词的理解。从中学到了新知识,更增进了情感。。只有以诚相见,才有激烈的争论,这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

3、格律诗在格式,平仄,对仗,押韵,起承转合方面,基本照顾到,就可以。内容上上下联不能合掌。所谓合掌,就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上下句内容相同或相近。其实,在有限的几句诗中,表达的内容应该越丰富越好,如果合掌,那诗的内容很显然就单薄了。但从不同角度说一个道理,那就不能算合掌。

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诗里说道理是相同的,同是举例子,但不能算合掌。

4 、格律诗,就要遵循格律,在创作中不断尝试。在对句成篇方面,语言多一些变化,组词多一些技巧,改变一下结构方式,使诗句富于变化。但依据格律,不属于刻板。我们看下几首七律,都是名篇,很有典型性。

杜甫《秋兴八首》

之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之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之五的颔联颈联结构基本相同。除西望、东来与云移、日绕,稍有差别外,其他相同。之六的颔联颈联结构完全相同。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两首诗中间两联的两首结构形式,也是完全相同。

杜甫 秋兴八首(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颔联的对仗,则运用了倒装句,主语在后,宾语在前,打破常用结构,很是新颖别致,成为特殊范例,学习此类句式难度很大。

小结:

诗词,要不厌百回改,只有修改,才能提高。

修改,自己要认真,更要求助别人,能偶得到热心指谬,是写诗幸事,是缘分。

助人是乐事,但须慎重,尊重别人创作,只能提供参考,不可强加于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