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在诗词中,与另一个自己相遇

我有你不能触及的倾城日光,你有我不曾知晓的兵荒马乱。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中华传统文化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涤荡,同岁月的巨石与沧浪摩肩接踵,留下了诸多瑰宝,诗词文化便是其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一首诗就是一个世界,一首诗亦是一位思想家。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也能获得新的认知,还可以给予自己心灵的慰藉。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对现实作直接、全面、细致的描绘,它只截取生活中富有代表性的片段来启迪人的想象,营造意味深远的艺术境界;诗言志,词传情,这种艺术形式恰好契合了时代的需求。

夜色深沉,一盏烛光、一杯香茗、一本诗词,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深情和挚意,感受墨香飘逸的豁达和洒脱。品诗阅词,原本就是一件温情的事,诗人总是能把自己的爱恨情愁化作生花妙笔,悄无声息地交融于读者的心间,给我们带来可触及的温暖,抵达内心的柔软。

这是一个流行离别的世界,可我们却不擅长告别。每个人都体会过离别的惆怅,经历过成长的蜕变,还时常怀揣着回归田园的初心,所有的这些其实都可在诗词中获得共鸣,收获感动,并且找到自己的影子。

词人陈曾寿的《浣溪沙》读来朗朗上口,意蕴深长:“修到南屏数晚钟相遇的诗词,目成朝暮一雷峰。纁黄深浅画难工。千古苍凉天水碧,一生缱绻夕阳红。为谁粉碎到虚空?”少时初读,只是一知半解,除了惊艳于这首词辞工句丽的精妙,对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深意未有所动,丝毫不理解。后来再读,才发现原来字字泣血,句句诛心!词作中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毫不设防地击中了内心最脆弱的部分;仿佛穿越时空,与词人隔空对话,才真正深切理解了作者写作时内心极度的愁苦、孤独和无助……

没有阅历前,诗词里写的是别人的人生;经历了成长的生活,有了阅历之后,才明白:那其实就是自己的人生。当年不知词中意,读懂已是词中人!所谓共鸣相遇的诗词,便是如此。

曾经年少不知愁,风花雪月度春秋。当时未解词中意,今日读懂泪双流!品诗阅词,在诗词中找寻心中那片、独属于自己的田园山水,我们终将会在情感真挚的诗词里与另一个自己相遇……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