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曾国藩的第一篇日记:温杜诗七古,如欲堕泪

在1839年,也就是道光十九年的正月初一,时年29岁的曾国藩拿出了一个小本本,开始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日记,无论是日常琐碎曾国藩诗词,或是军政大事,又或是自己的一些感想,他都如实记录,这一习惯后来也伴随了他的一生。

到了同治七年,曾国藩57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么一句话:“温杜诗七古,朗诵十余首。诵《哀王孙》,如欲堕泪。”

同治七年是什么时候呢?此时距离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大清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已过去8年。对清廷而言,为患江南的太平天国也已于4年前覆灭。作为歼灭太平天国最大功臣的曾国藩,被加封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而后又升任直隶总督,成为了清朝封疆大吏之首,可谓是春风得意,风光无限。

那么杜甫的《哀王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首诗,让这位已知天命,多年来修炼得接近内圣外王的曾国藩,读了都想要落泪呢?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杜甫作此诗,正是大唐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唐玄宗宠信奸佞,导致朝纲废弛,安禄山率军侵入长安,以致玄宗不得不带着后宫和大臣“走(蜀)避胡”,还在途中杀掉了爱妃,也丢掉了皇位。

但杜甫并未直接感慨时事,而是从小处入手,描写了自己旅途之中,遇到的一位“腰下宝玦”,在路边哭泣皇室子弟。杜甫向这位王孙问讯,但他逃难奔波多日,已身心俱疲,由于担心惹来杀身之祸,连姓名都不敢相告。最后,杜甫只能规劝他保重身体,等待皇气再兴,收复河山之日。并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悯之情的《哀王孙》。

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成为当代圣贤,性格方面尤其隐忍,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在曾国藩2岁的大儿子曾纪第早夭时,他只在日记中记下“痛哉”二字。而读罢杜甫此时却“如欲堕泪”,想必曾国藩是对此有很深的感触。

千年前的安史之乱,与道咸之交时,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何其相似。当时咸丰也和唐玄宗一样带着家眷逃离京城曾国藩诗词,清朝外有强敌,内有叛乱,身在局中的曾国藩自知其中艰难。也正是因此,曾国藩对杜甫之诗产生了共情,以致几乎落泪。

此外,当年杜甫写此诗时,还寄希望于“圣德北服南单于”,希望大唐还有中兴之日。但后来我们都知道,唐朝虽然还苟延残喘了100多年,但早已不复往日盛况。鉴古思今,曾国藩虽然从太平天国手上挽救了大清江山,但往后之大清,又何能恢复康乾之盛世?

当今国家正处内忧外患,自己虽位极人臣,却遭太后猜忌,也已然垂垂老矣,难以再为国家力挽狂澜。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曾国藩对大清未来前途命运的悲观展望,也为这晚之诵读杜子美诗,增添了那丝许的伤感。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