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新华社:中国诗歌走向世界应有几多冷思考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专电题:中国诗歌:“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新华社记者白瀛

诗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寻的可以自由安放灵魂的栖息地。近年来,中国诗歌逐渐回归大众,关注当下生活,并大步走向世界,“复兴”的热潮中,也应有几多冷思考。

诗歌“出口”方兴未艾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诗人、译者围绕中国诗歌在海外的翻译、出版、传播状况进行思维的碰撞,共同推动中国诗歌走向世界。

向中国诗歌爱好者致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专门为“为你读诗”世界诗歌日音乐会录制了《春江花月夜》英文版。

今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思潮社在北京签订协议,合作出版《中日诗歌丛书》,深度展示双方现代诗歌发展成果,第一期由中日双方各推选本国10名诗人的诗集翻译出版。

7月,中日韩三国诗人、中国知名朗诵家等以研讨会、论坛、朗诵会等形式开启了诗歌交流。诗人屈金星朗诵的《我和屈原同一个DNA》等受到欢迎,传播者们赋予诗歌更多元的艺术表现方式——可吟、可歌、可舞、可演。

“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诗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国诗歌‘走出去’,也会为东北亚弥足珍贵的和平大业作出贡献。”中国诗人代表团团长、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诗人北塔说。

韩国济州鸟叶文学会会长高动植致、日本诗人森井香衣、本村俊弘等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诗歌交流,进一步加强亚洲文化沟通、互动。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人曾凡华说:“诗歌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全人类心灵的吟唱,反映了永恒的情感。开启国际诗歌交流是一次很好的诗歌外交,充分展示了各国诗歌文化与诗人风采。”

诗歌力量关注当下

诗歌,一向有着关照现实生活的传统。从《诗经》、杜甫,到近现代的郭小川、艾青冷的古诗词,都以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描绘着生活的本质。

当下中国,有些人更关心经济生活,忽视了生活中的诗意,有人感叹诗歌是“无用之物”。然而,在国际丝路诗社理事长张明看来,当下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新的生活形态和文学传播手段给诗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年2月,浙江浦江县建光村3个孩子失联,在经过7700余人次的3天搜寻后,孩子成功获救。期间,诗人及各行各业的诗歌爱好者在自媒体发表诗歌,最终诞生了一部诗集《用我的诗爱你》,用诗歌记录了这次爱心救援。

对此,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表示,召唤和凸显社会中的善良、美好,思考人性的纯真和意义,应该是新时期诗歌美学的关注点。从个人的哀怨、世俗的物欲中突破,发现新的诗性之美,是今天我们的诗人和诗歌要积极提倡的……

事实上,诗歌是全人类关照现实的文学形式。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英语世界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切萨姆图书馆中,就展示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如何利用诗歌描述生活、表达诉求从而促进工人运动的史实。

张明认为,我们要用诗歌的力量关注当下,让诗歌回归社会才有意义。近年来,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诗歌的读者更容易找到群体。豆瓣上,诗歌讨论小组没有削减过对诗歌的想象力,微信上,“为你读诗”“诗歌精选”“读首诗再睡觉”等公共账号正在吸引人们对诗歌的日常关注。

诗歌热潮中的冷思考

一个诗歌热潮悄然来临。去年,全国各种诗歌超过1000场,今年各种诗歌活动更是喷发式增长。活跃在国际文坛上的诗人杨炼说:“现在中国诗歌比外国热得多,各种各样的诗歌活动异彩纷呈。”

诗歌热的背后也有许多隐忧,因为无论如何回归大众,诗歌终究仍是小众的。无论国际诗歌交流、诗剧、诗电影等诗歌艺术形式的创新活动,目前发展都存在资金不足、扶持不够等问题。

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屈金星介绍,许多诗歌活动经费靠诗人自筹或自掏腰包,而诗人大多经济并不富裕。

此外,当下诗坛缺乏激荡人心灵的作品,缺乏时代的“歌者”。记者发现全国很多朗诵会上朗诵的依然是余光中、北岛、海子、舒婷等昔日的诗人经典。

穿着背心短裤上台读诗,诗会夹杂“烟火气”“铜臭气”……缺乏对诗歌的严肃态度让文化学者刘铜瑞等十分忧心。“西方很多诗人更喜欢去教堂、去古老的电影院朗诵,就是要追寻诗会的仪式感;诗会是在精神层面进行的诗歌对话,需要人们以细腻、敬畏之心对待。”杨炼说。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诗歌大国冷的古诗词,中华民族是诗意的民族。”屈金星说,当下中国,人们浮躁的心灵需要诗歌慰藉,诗歌数十年后复热在情理之中,也是以诗歌为代表的雅文化的回归,需要诗歌氛围慢慢培养。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