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感物生情”与“情景交融”的影响

晋在中国历史上从时间上看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时代,国祚仅五十余年。但晋的文学领域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的分量。无论是陆机“诗缘情” 主张的提出还是太康诗坛繁縟华丽、注重形式的审美风尚都对后世造成了足够的 影响。

然而“繁縟”的诗风只是其外在形式,其内在的情感内容往往被研究者所 忽略。实际上,晋诗歌在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内容,这种充沛而又 感伤的情怀构成了晋诗歌抒情方面的重要特色。

晋文人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延续并发展了许多前人值得借鉴学习的创作方法与艺术手段。除去最被人所熟知的“华丽”“繁縟”等特征,实际上西 晋诗歌在“感物”“缘情”“情景交融”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对后世 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感物”手法的运用

晋感伤诗相比于这一时期其他类型诗歌而言,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应当是“感物”手法的运用,实际上这也是晋抒情诗歌的普遍特征。而“感物生情”模式是在东汉的《古诗十九首》中确立的,这是一种比《诗经》“比兴”手法更为高 明的一种抒情范式。

“感物生情”模式出现以来,诗人便开始在诗中大量运用这种手法来抒发内心感情,凡是诗人有的感伤情绪几乎皆有这一模式诗歌对应。可见“感物生情”模式在西晋己趋近成熟,成为一种基本的艺术范式。

自《古诗十九首》以来,这种“感物模式”的诗歌在一定意义上加快了中国诗歌情景交融的步伐。“感物模式”确立之前,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色往往是起 到比兴作用,情与景相对疏远,联系不紧密,其对诗歌情感表达的辅助作用并不 明显。

“感物模式”因其独特的抒情手法在晋“主情”思潮的影响下得到诗人的普遍重视,并于此时得到完善与固化,这一抒情手法与“感伤”这一情怀有着天 然的联系,所谓“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诗人在将情与景融为一体后 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浓郁的感伤之中,令晋诗人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二、“缘情”的创作理念

晋定都洛阳,使得洛阳成为天下的中心,受此影响,晋的文士纷纷集中 于此艺术诗词,追求仕途、谈玄唱和,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艺术诗词,这 座古老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有着感物抒情的传统。从现存文献来看,这一地区先民的文艺作品 风格与秦晋、齐鲁、南楚、燕赵等地相比,具有鲜明的崇情特征。

而这一特征在 历史演变过程中,集中于河洛地区的中心古都洛阳,经历了汉末以来的思想解放 风潮,这一与传统儒家相违背的崇情风尚得到了加强,造就了魏晋时期,特别是 晋诗歌的“任情”风貌。对情感的逐渐重视使得诗人们开始逐渐发掘诗歌中自身情感的表达,而人类 的情感,感受最深的自然是关乎自身的那一部分,这是诗人最直观的、最能细致 体会的情感,而家国情怀则明显要疏远一些。

人类情感大致可分为快乐与悲哀两 种。相比之 下,快乐的体验就没有那么多种类,尤其是古代社会人与人阶级差距极大,对于 底层的庶民寒士而言,人生体会最多的还是痛苦,欢乐只是属于少数人的盛宴。

因此,随着“圣人有情论”与“声无哀乐论”的确立,其对晋及之后的诗风产生了很大影响,直接导致了晋以情为美、以悲为美的审美主张的出现。

从本质上讲,“情”与“志”本是一体,但是这两者所引申开的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晋诗人完成了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转变,把 “诗缘情”从“诗言志”的框架中提炼出来自成一说,不得不说是一次很重要的 突破。从曹丕提出对人的主题的重视,到陆机的“诗缘情”的观念,这些努力为 之后唐宋时期诗歌的极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诗歌中哀情的抒发是 吸取了前人的实践成果才得以完善的,这一点上晋诗人功不可没。

三、晋诗歌的感伤转向与历史影响

晋诗歌集中大量表现 了诗人自身的意志,个性突出而又富有感情,结合这一时期相对成熟的艺术手法 与诗人们天才的灵感,佐以感伤的时代氛围与坎坷的人生经历,最终令晋诗歌 表现出一种无关家国社稷单纯吟咏个人的感伤之美。

不过,晋诗人似乎在个体意识上走的太远了些,以至于近乎完全抛弃了民 生疾苦家国情怀,除少数诗人的个别作品以外,晋的大部分诗人都沉浸在自我 的世界中,哀叹、悲怀、彷徨、无奈。

由于社会与个人经历的原因,晋诗人普遍表现出的这种“两耳不闻 窗外事”的创作实践方式使得晋诗坛显得诗境狭窄、格调不高、缺少社会责任 感,这也是历来对晋诗歌评价较低的原因之一。

对晋诗歌的评价虽然自唐以后逐渐降低,但不可否认的是晋诗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是历史的贡献,是任何人抹杀不了的。

整体来说,晋诗人尚玄,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以玄学家著称,但玄学的思想或多或少都对他们有所影响。这种影响最显著的表现就在于对“情”的重 视,“诗缘情”观念便是这一影响的体现,另一方面影响则在于援引玄理入诗, 这是东晋玄言诗勃兴的肇端,“缘情”之作走向式微,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最开始晋诗人引玄理入诗的产物。

在艺术层面上,晋诗歌的美学精神被六朝以及初唐乃至之后千余年的文人所重视,他们有的直接沿袭,有的在此基础上汲取养分做出突破,成就了中国古 典诗歌的不朽篇章。除了对形式美的追求,晋诗人对“感物生情”模式的完善使得他们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达更为精妙。

在继承了汉魏诗人的宝贵财富后,晋诗人将“感物模 式”发扬光大,对情与景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和实践,启发了“情景交融”概念 的提出,这对于后世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同时,对景物描写的大量实践也对东晋 出现的山水诗有一定影响。

四、结语

晋的士风虽然饱受诟病,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晋 诗人,尤其是太康诗人普遍表现出的“士无特操”证实了他们身上自私、愚蠢、 虚伪、骄奢的特点,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看低、甚至否认他们的文学成就。外在的 表现总是有被生活逼迫的成分,而这些诗人在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时,当他们脱去 显露在外人视线中的外衣时,真实的、属于他们真正自我的心声才默默登场。

这 些诗人们在内心独白中显现的那种悲哀、无奈、痛苦、凄凉,种种复杂情绪将整 个晋抒情诗都带上一抹感伤的色彩。不同于应制时的歌颂、聚会时的快活,只 有在与交心好友坐下来吐露心声的时候他们才展现出一代诗家的风采,这种风采 不同于建安的慷慨、也不像东晋那么玄远、更没有齐梁时期的轻艳,有的只是属 于这一个时代短短几十年的文士的悲哀,属于他们自己的、挣扎与理想与现实边 界的、无关家国天下的深深无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