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坚持读古诗词,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吗?

文|程小亦

知乎上有个问题:坚持读古诗词,对人有什么影响?

有一位叫做小龙的网友,列举了读古诗的五大好处:

1、精,内心得到滋养,精神世界开始充盈,不再虚无,心中有东西,肚子里有了墨水,内心多了一份自信与坦荡;

2、气:与人之言谈,思路开始清晰,不再言之无物。遣词造句开始信手拈来,文案书写驾熟就轻,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牛啊,是读过书的,素养很高,气吐不凡;

3、神:精神饱满,开始注重外在衣着,极为在意整洁。生活起居开始注重深居简出;

4、于世界:对社会不再抱怨,开始潜意识的远离负能量,认知上升,懂得追寻事实真相,而不再浮于表面、随大流;

5、于他人,能够为他人着想,也能坦诚待人心怀悲悯之情。

6、于自身,开始学会自我独处和自我省悟。

看完这6个答案,不得不说,读古诗词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

古人写诗,基于这二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面对语言障碍比我们要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诗歌在当时真的很有实用价值,等而上者可以呼风唤雨,凝聚人心,提升战力,等而下者可以升官发财,打通人脉,即便是最不济,也能给自己经营出一座心灵港湾,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总还有可以退守和疗伤的地方。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总有一首诗会写出你某个时刻的心境,换句话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活在属于自己的那首古诗里。

古诗词除了可以感受美的力度之外,还可以提升诗歌的修养。

比如,杜牧中的两句: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比如,我们耳熟能响的登高主题的唐诗,每个时期所写出来的诗词,却有不同的心境。

第一首《望岳》,你会看到一个热血青年初次踏入社会时,如何用想像中的登高来应对挫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理想一时无法实现又如何?既然生当盛世,年轻的热血总不会结冰,最能体现他年轻时的豪情满怀。

第二首杜甫晚年的名作《登高》,写的是那个热血青年杜甫在历尽沧桑之后,登高的感受有多大的不同,青春的价值会被如何重估。

第三首是王之涣的《登灌雀楼》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代表着登高主题慷慨悲凉的方向,足以激荡起每个时代时那些梦想未灭的人的雄心。

要想产生这种感受,你得先读过很多诗,知道怀才不遇的人看到落日会意识到时光流逝,留给自己施展才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会感到伤感,才能在这伤感的基础之上,产生强行作乐的感受。

写到这里,这让我想起这两个小孩。

第一个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6岁的小选手王恒屹,半年前可以背诵500多首古诗,短短半年时间,他已经会背800多首!

第二个是,能背2000首古诗词倒背如流的才女武亦姝,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时,年仅16岁,却一路击败强劲的对手冲击了全国总冠军,她展现了丰富的诗词储备量,让大家惊叹不已,现在她已经是一名清华学生啦。

每次打开电视看到诗词大会,我就觉得真的诗词不仅会改变一个的气质也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人生四时读诗词的好处,唐诗九味》这本书中说到,古诗词就好在它是一种模糊的语言,却可以传达丰富的言外之意,因为你会在古文中看到对比、用典、对偶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其实就是暗藏这些的言外之意,还可以用格律、音韵和节奏去衬托那些感受。

比如 ,

戴叔伦的这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漂在北上广,惶惶如丧家之犬却难掩乡愁,夜深人静,再次想起远处的亲人。。说出了多少离家在外漂泊人的心愿;

王维的这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每日在都市打拼,总有身心俱疲的时刻,想慢下来,寻一僻静处,赏四时风物,享人间喜乐 ;

李白的这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欢聚总是短暂的,离别又总是艰难,好在虽人隔两地,但心在一处;

李商隐的这句”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心有所属,暧昧不明,该如何与心上之人表明心意呢?

杨炯的这句“宁做百夫长,不做一书生”,事业暂时处于低潮,没有成就感,想要换工作,以梦为马,仗剑天涯 。

你看古诗词就是这么带劲,短短十来个字,却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和无处诉说的情怀,这或许就是大家爱上学古诗词的真正用意。

从2017年9月份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由教育部直接编写)。此次教材改版,将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会相应提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中国的古诗词就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可见,拥有古诗文能力将直接决定着语文考试的分数占比。

我的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都会分发自己编制的古诗文书籍,每个暑期都要背完一本古诗词。

比如这二字”活着“,用白话文写着就是”活着“的意思,但是其实你心中可能有很多意思,可是白话文明明有限又太过精确,别人以为充分领会了你的意思,并且是你的全部意思,其实你有些意思是无法表达。

古诗词却可以发挥他对你的感受力,也可以提高我们对美的感受力。

尤瓦尔赫拉利曾说,在这个人文主义时代的我们,应该追求人生的体验,提高自己的敏感度。

我非常赞同一位作者的一句话,现代人不是没有好词儿,是敏感度不行,唐朝人是有了诗意才去写诗的,而我们只能跟着唐诗去体悟一点诗意。

在中国,唐代人都是贵族,过着优雅的生活,一天到晚钻研“国学”,唐朝诗人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些诗句来,刻意练习的训练时间和特定的生活方式是次要的,关键在一起,唐朝诗人的心目中有一个精神共同体。

说这句话是来自于罗振宇口中隐士学者熊逸先生。

熊逸是笔名,著有《孟子他说》、《周易江湖》等,其《春秋大义》被普遍认为是专业功力与通俗笔法的完美结合,一扫网络写史通俗有余而深度不足的一贯弊端。

现在他解读的这本《人生四时,唐诗九味》甄选了五万首唐诗之精华,分成登高、怀古、壮心、田园、聚散等不同的情绪和场景,将唐诗与现代人的生活重合在一起,深度挖掘唐诗的言外之意和蕴含其中的人生滋味。

★精美装帧+大师纯美插画,彰显唐诗之美。装帧设计、精致的排版细节,颜值担当;大师纯美插画,活色生香、别有韵味。

他们是诗人,也是在迷茫和焦虑中生活的你我,他们是唐代人,也是和你我一样的现代人读诗词的好处,有一样的情感,过相似的生活,有相通的体悟,我们都活在属于自己的那首唐诗里。

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

愿你我都能够在空闲之余,手中捧有一本这样的书,安静地坐在某个咖啡屋或家中的书房里,细细品味生活美感之余,也能从古人的智慧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我是@程小亦,如果你也喜欢唐代的诗词,不妨在下方留下你最喜欢的唐诗。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