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写诗:风雪来自底层的小人物——满腔白发老者

在很多人眼中,诗歌总是充满了风花雪月的唯美与浪漫,诗歌多数都是描写文人畅游山水的闲情逸致,有种阳春白雪的疏离与高冷。在诗作中,很多主人公不是风流多情的才子,就是落寞美丽的妇人,亦或是飘零天涯的宦游者。总之,在很多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诗歌似乎与我们没有多少关联。写诗作词,那是文人们干的事。

事实上,诗歌与我们普通人也是息息相关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很多诗人忧国忧民,时刻将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上。他们将心中对普通人的关怀化作文字,用满腔热情与悲悯深刻描写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因此,在很多诗歌中,社会底层人物也成了诗作的主人公。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其主人公就是一位来自底层的小人物。他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为生活所迫,在风雪中艰难求生,字字句句充满了生化的辛酸,读之令人泪目。这首诗就是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 白居易(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首《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在题注中,诗人说:“苦宫市也。何为“宫市”?“宫”就是皇宫,“市”就是买的意思。在唐代,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是由专门的官员采买。然而,到了唐德宗时,宦官专权日益严重,类似宫廷采买这样油水极大之事也多由太监负责。

诗中提及的“黄衣使者白衫儿”指的就是负责宫廷采买的宦官。每日,在长安的闹市上,常常会有几十数甚至上百个宦官,看到宫里需要的物品就向商贩去要。有的碍于面子就随便给点钱,也有的直接白拿。诗中的“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绡一丈绫“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些采买表面看起来是正常的你买我卖,实际上就是统治者对普通百姓的公开掠夺。

整首诗篇幅不长,语言也很浅显,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诗篇的开头并不只是描摹卖炭翁伐薪烧炭的生活,而是以“面若烟火,两鬓苍苍”来映衬他生活的艰辛。老人的生活艰辛到什么地步?诗人说“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令人断肠。简单的两句话就道出老人苦苦挣扎求生的异常艰难。

接下来是这首诗最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可怜身上衣正单艰难的诗词,心忧炭贱愿天寒”,衣衫单薄,原本来应该希望天气暖和,但是这位卖炭的老人却希望天气寒冷。为何?因为天气寒冷,他的炭才能卖个好价钱。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卖炭翁早已没有余力去思考太多了,因为他的生活已经濒于绝境。他早已无法顾及眼前的道路有多么艰难,他眼前最担忧的就是那一车炭能换多少钱。但是,这唯一的指望最终还是化成了泡影。当他被黄衣使者勒令“回车叱牛牵向北"的时候,他就已经绝望了。

唯一能用来维持生计的一车炭就这样被抢走了,他以后该靠什么维持饥寒交迫的生活呢?家中是否还有等着他卖炭得钱买米煮饭的老妻呢?这样寒冷的冬日,无钱无米,老人一家该如何生活?或许,冬天还来过去,一家人就已经饿死了。

可是,诗人在太监用“半匹红绡一丈绫"强取老者千余斤炭的画面处戛然而止,至于后面发生了什么,诗人什么也没说,全部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然而越是如此,卖炭老者的不幸就越发让人同情。作为同是底层普通人的我们,怎能不感到悲伤与同情?诗的前半部分所存描写卖炭翁微薄的希望在此尽数化为乌有。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用陪衬和反衬的方式,深刻揭露出了统治者掠夺民脂民膏的罪行,发人深省。诗人深怀悲悯之心,用白描手法,没有花费过多的言辞却准确地抓住了卖炭老者的形象特征,语言虽然浅显,但是却极具讽刺力量。

诗歌,从来都不只有文人的风花雪月艰难的诗词,还有我们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诗歌中,我们普通人也能找到我们的精神家园,在苟且的生活中看到诗和远方。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