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关于作诗句的故事

1.有关诗人作诗的故事、传说
张继的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张继一生,仅以此诗流传后世,但仅此一诗,已足够使他名传千古。

一千两百多年前,张继进京赶考,和天下每位学子一样,总希望那段「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岁月能得到报偿,总希望「一举成名天下知」。
放榜之日,能够享受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能得到袍笏加身的荣耀,衣锦还乡。

并能在琼林宴上一睹文武百官的风采,亲见天子的龙颜。
放榜之日终至。

带著满腔的期待,张继上京城去寻找自己的名字。
脸上的笑容渐渐抹去,嘴角上扬的弧度由升而平而降,肌肉愈来愈紧绷,眉头愈锁愈深,心愈揪愈紧……。

一滴泪竟悄悄地自眼角滴下,滑过这个男子汉的脸颊。
乾坤朗朗,白云悠悠,众人喧哗,张继不解。

他落榜了!榜纸那麽大那麽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此时此刻,他觉得众人都在看著没有考上的他,心里都在议论纷纷。

羞惭沮丧的张继,低著头离开了京城。
来到苏州----人称水乡的美丽之都。

和船家议好了价,张继踏上小舟。
船行似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冯虚御风,止於苏州枫桥之下。

船行轻疾,而张继的心却凝重万分,愁思浓得化不开。
月亮西斜了,清冷的月光使万物显得孤寂,乌鸦嘶哑啼叫,使夜静得更深沈。

霜覆屋瓦,霜结千草,星子亦如清霜,一颗颗凄绝冷绝。
落榜的张继,早已是满脸秋霜。

唉!这世界,黑暗成形,光彩已离我而去。
岸上江枫如火,江上渔火二三。

已是深夜时分了,渔人还在辛苦工作。
安眠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在工作,只有张继,没有工作,亦无法安眠。

今夜,是一个失眠的夜晚。
寒山寺的钟声自凝重的空气中一声声地传了过来。

滑过水面,撞进张继的耳中。
那钟声,在沈浸梦乡之人的耳中,只是模模糊糊的声音,但在愁困失眠的张继耳中,却是一记一记清清楚楚地撞在他的心坎上,又沈又重,令他愁上加愁。

这无眠的一夜,张继将愁思化成千古绝唱,写下了后世人尽皆知的「枫桥夜泊」。
榜上无名的他,其名声竟超过当时上榜的所有人。

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就没有这首好诗;如果张继榜上有名,他的名字大概只会流传当世,在这一千两百多年之后的时代,早已湮没无闻了。
世事难料,许多事物的价值,皆非当时可定。

张继是上榜好呢?还是落榜好?以当时而言,谁愿意落榜?但以多年后的今日来论当时,张继落榜落得还真好,因为落榜而有枫桥夜泊,因为枫桥夜泊而使张继的声名不朽,那一场失眠,也因此而不朽。
苏轼超然台记有云:「彼游於物之内,而不游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
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

可不大哀乎!…….. 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其意是说:「我们对物的好坏观念常有既定的看法,而忧乐的心里也就由此产生。

那些被困在既定观念中的人,就不知道优游物外的乐趣。
不懂得凡事要跳出来看的人,就好比在门缝中看人争斗一样,又怎能知道胜败落在谁的身上?这怎不令人大大地悲哀?…….而苏轼之所以能时时快乐,正是因为他能优游於物外的缘故啊!」 张继的落榜之愁,成为他后来享千古盛名的原因。

这苦事到后来竟成为美事一桩,其中之妙,值得我们深思。
以后看事情时,是否也学著换个角度想想看?有一个小男孩,自得其乐地投球、打球,但他常常打不中自己投的球。

别人也许会说:「你真是最差的打击手,连自己投的球都打不到。
」但那小男孩却很快乐地说:「我真是最佳投手,能投出自己都打不到的球!」 美国耶鲁大学教务长,有一次问一位同学:「你在班上的成绩,是不是列在前面一半之中?」那个学生回答:「不。

可是有许多同学排在后面,才使那一半同学的成绩排在前面。
我便是那后面一半同学中的一个。

」没错!他正担任著别人成功的基石呢! 许多事常是很吊诡的,不是吗? 另外,也学学张继发泄愁思的方式吧!落榜之愁,对一个读书人而言,真是愁得无以复加。
但张继不借酒浇愁,亦不狂欢麻醉自己,也没有用暴行来泄恨。

他用字用诗,一笔一划,又深又重地刻出自己心中的愁,传成千古绝唱,亦为古今同愁之人说出心中那万千愁情。
他将愁转为美事,此愁不伤人不害人反而利人利己。

唐玄宗天宝年间,张继终於考上进士。
之后的张继如何,我们不知道,但张继的名字,却随著他的落榜之诗----枫桥夜泊传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一定是张继始料未及的吧! 李白的传说故事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四川绵州彰明县人,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他的大部分诗歌反映了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书这样的: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向中途不念了。
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

李白因此受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
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

2.关于古诗的故事(50字左右)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兴致勃勃地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
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不知怎么回事,马上就明白了。
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
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别之后,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关于诗人写诗时候的故事
力士脱靴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
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
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
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
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阳升起在东方。
通过与李白亲切的交谈,皇帝发现这个李白可真是不简单,他的知识如此渊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这样一个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边,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邀请李白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
当时,谁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荣耀的事。
更何况,皇帝还用满桌的好菜亲自招待李白呢。
于是,有很多人羡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
可李白才不怕别人嫉妒他呢,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潇洒狂放。
李白喜欢喝酒,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诗,他倒在长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
在李白喝酒的时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唤,他也不理,而自称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
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
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
这个太监叫高力士,当时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称呼他“阿哥”,王公大臣们也要称呼他“老爹”呢。
高力士心里总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谁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宫里横行霸道,老欺负那些被他排挤的小官员。
他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呢。
李白呢,其实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
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
”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
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
”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
”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
”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
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
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
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就连千百年后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觉得痛快呢。
有一天,杜甫又缠着姑母讲故事。
姑母说:“咱们杜家出过许多名人,晋朝著名大将杜预(他的故事,请看本全书第12集)就是我们的第十三代远祖。
他打仗有勇有谋,为朝廷立过大功。
百姓们还编歌谣称赞过他呢!”“真了不起!”杜甫翘起大拇指称赞道。
“你爷爷(杜审言)是个有名的诗人,他写的诗,受到过皇上的奖赏,人们都夸他是个才子。
”这些故事给杜甫很大鼓舞。
他刻苦读书,好学苦练,七岁的时候,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咏凤凰》。
有一天,他把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拿给父亲看,正巧有两位客人来访。
他们也很有兴致地看起来。
“如此佳作,就像出自班固、扬雄(都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的手笔呀!”客人们看完后说。
从这以后,这两位客人经常向人们夸奖杜甫,还带他到精通音律的人家做客,听当时著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的绝妙音乐。
这对他的影响很大。
杜甫一生写诗都十分讲究技巧,反复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
4.有关诗歌的故事

/view/432112.htm

题都城南庄

崔护所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这首诗的故事,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大概是这样的:书生崔护,去长安应试,未中。
一天,他喝了几杯酒之后,到城南郊外散心,见到一户花木丛萃而门户紧闭的人家,便上前叩门。
半晌,只听一位少女从门缝里问话,他对以姓名,并向她讨茶解渴,那少女转身取来茶水,便倚在门前桃树下。
崔护一边饮茶,一边就寻找话题,想和她攀谈几句,那少女虽没有答话,然“目注者久之”。
崔护饮茶之后,便起身告辞,那少女“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眄而归”。
时隔一年,崔护情不可抑,又于这一天去寻访,只见大门紧锁,空无一人,崔护便在门上题了这首诗,怏怏而去。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
“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足见这个时间和地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难忘的记忆。
第二句是写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们犹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则“人面”之美可以想见;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
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
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
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
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
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
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
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
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

有情人终成眷属。
据《本事诗》记载,原来那一天少女和她的老父亲出门去了,当他们回到家门,那少女一见门上的题诗,便一病不起。
而崔护也由于心中惦念不安又来寻访,少女在昏厥之中听到崔护的哭喊,又苏醒了,终于成了美满的夫妻。
这个故事曲折动人,很有一些传奇色彩,所以欧阳予倩先生曾就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
而《题都城南庄》这首诗也是颇有特色的,它不仅使这个故事大为生色,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也是广为流传的,而且在以后的诗词中也累见其痕迹。
比如:“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晏几道《御街行》)再如:“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从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七十四讲述了一个由时间创造的故事,一位名叫崔护的少年,资质甚美可是孤寂寡合。
某一年的清明节,崔护独自来到城南郊外,看到一处花木丛萃的庭院,占地一亩却寂若无人。
崔护叩门良久,有一少女娇艳的容貌在门缝中若隐若现,简单的对话之后,崔护以“寻春独行,久渴求饮”的理由进入院内,崔护饮水期间,少女斜倚着一棵盛开着桃花的小树,“妖姿媚态,绰有余研”。
两人四目相视,久而久之。
崔护告辞离去时,少女送至门口。
此后的日子里,崔护度日如年,时刻思念着少女的容颜。
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终于再次起身前往城南,来到庭院门外,看到花木和庭院还是去年地模样,只是人去楼空,门上一把大锁显得冰凉和无情。
崔护在伤感和叹惜里,将一首小诗题在了门上: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余华《活着》日文版自序)

5.关于古诗的故事
孟郊思母

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
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
他抬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五十来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
这几十年,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赶考,出门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总是忙前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
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
母亲一边缝,一边小声念叨着:“多缝几针,缝得密实一点儿,才结实、耐穿。
出门在外要多保重身体,早点儿回来,别让娘在家惦记……”当时,听着母亲暖人心脾的话语,望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庞和如霜的白发,孟郊的心里一阵酸楚,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到,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就像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

孟郊想到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
他返身回到书案前,挥毫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将古诗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树叶黄了,被瑟瑟的秋风无情地吹走。
客居洛阳城里的诗人张籍目睹这凄凉的情景,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乡。
他想给家人写一封信。
正要落笔时,心里却涌起千愁万绪。
远离故土的自己,有多少想说的话,有多少想写的事啊!长期独自生活的他有多少话想倾诉,借这次机会把想说的都写出来吧!诗人想了又想,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离别后的事情和自己的心里话。
信终于写好了,可诗人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封好,叮嘱送信人一定要将信完好无缺地送到家人手里。
可在送信人即将出发之际,诗人又拆开信封,仔细地看了好几遍,生怕漏了一言半语。

秋思谢谢,如满意,请采纳

7.关于诗歌的故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

有个很出名的故事的,说的是李白粉丝汪伦的。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据传,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有一个村人叫汪伦,为人豪爽,热情好客,仗义疏财,喜欢交结有名仕,尤其文人墨客。
他非常羡慕诗仙李白,当时李白的诗名已誉满天下。
他很想一睹诗仙的风采,并结交为友,但是泾州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外地的人根本不知道,而他又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无名小辈,不是名人,当然就没有名气,要想认识李白谈何容易!他常想,有什么办法才能请到李白呢?

听说李白要来安徽游览的消息,汪伦兴奋不已,他想这是个请他的难得的好机会。
大家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美酒,一是喜欢美景。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希望李白能到泾州来。
他在信中写道:“先生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饮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
”信寄出后,汪伦在慢慢等待回音。

李白接到素不相识的汪伦的邀请信,看完信的内容,早已心驰神往了,他想好好地观赏那十里桃花,痛饮那万家酒店。
他立刻高高兴兴地乘着明媚的春光赶赴泾州,一路上风尘仆仆。
他按照汪伦的地址,兴致勃勃地找到汪伦家。

李白的到来,让汪伦喜出望外。
主客寒暄几句,李白迫不及待地要汪伦带领他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解释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姓万,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虽然汪伦的房子建于乡村,但是花园式的庭院,依山面潭,有假山有绿树,有池有鱼,有花有草,有亭台楼榭,有幽深曲径。
李白看后很喜欢,在汪伦的挽留下,既来之则安之,于是住下了。

在汪伦的陪同下,李白泛舟桃花潭,领略十里桃花潭景色及周边的田园风光。
在这里,汪伦呼朋唤友,作陪李白,搬出陈年佳酿,摆出山珍海味,一日数宴。
在乡村别墅里,经常聚宴,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新结识的朋友高谈阔论,往往欢娱到通宵达旦。
李白对主人的热情好客十分赞赏,不禁产生相见恨晚之感。
在汪伦那儿住了数日,李白每天都过得非常愉快。

李白是性情中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拘俗礼,不讲客套,洒脱不羁。
一天,他要离开了,没有向汪伦辞行,只交代汪家下人,就独自走桃花潭边,登上停靠的小船,船夫撑篙,小船正要离岸。
忽然,他听到从岸上传来的一阵歌声,回头一看,只见汪伦抱着一坛酒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汪伦回家,听说李白刚刚走了,于是叫朋友们一起去送行。
到岸边,汪伦打开了十年陈酿的坛盖,立即酒香四溢。
他以酒为李白饯行。
李白接过酒碗,感谢主人,一仰脖子,一饮而尽。
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想:桃花潭里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情谊深啊!此时,他抑制不住情感,于是他铺纸研墨,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送别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书写完毕,李白将诗作双手奉给汪伦,表达他的一片情谊,留作纪念。
李白重新登船,站在船头,挥手与汪伦告别。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
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许多游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