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关于菩萨的诗句

1.描写菩萨的诗句
观音偈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

《西游记》这样描述:理圆四德,智满金身。
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
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
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
眉如小月,眼似双星。
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
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
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
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2.有关菩萨观音的诗句都有哪些呢
观世音菩萨赞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秋月锁眉头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请看一月印万川。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
兀兀沉浪海,漂漂轮三界。
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
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
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
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
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
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

3.关于菩萨的古诗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秋月锁眉头.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观音偈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
《西游记》这样描述:理圆四德,智满金身。

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
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

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
眉如小月,眼似双星。

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

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
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

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4.描写观音菩萨的诗句
《观音诗》

年代: 宋 作者: 释契适

金沙池袅玉莲馨,殿阁阶墀尽水精。

云化路歧通万国,风飘舟楫济群生。

座妆珪璧霜犹暗,衣缀珠玑月不明。

若向险途逢八难,只劳心念讽持名。

《观音大士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师范

提起数珠呈伎俩,无端弄出孩童相。

何似月明霜满天,孤猿啼断千峰上。

《观音大士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足下青莲花半敷,倚岩危坐手轮珠。

普门真境难描邈,刚被人传入画图。

《观音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如净

端坐圆通妙微相,众生眼里堆青嶂。

晓来窗外听啼禽,春风不在花枝上。

《观音大士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宗杲

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

眼观诸音声,耳听众妙色。

二义俱寂灭,谁受此说者。

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

能观及所观,能听洎所听。

返观观听者,是亦无所有。

大哉观世音,快说如是法。

是法不思议,听者亦希有。

我今以一毛,遍量法界空。

作此如幻言,赞是真实相。

5.描写"菩萨"的句子有哪些
1.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释迦牟尼佛《华严经》

2. 人类历史步步前行,沾满血腥。
没有霹雳手段,怎怀菩萨心肠。
--马薇薇《奇葩说》

3. 碎的佛像、已不再是当年慈眉善目的菩萨、她早已在岁月中堕落为修罗 。
--玄色《哑舍》

4. 最难的是,在困苦流离之中仍保有宽容平静的微笑;最珍惜的是,在披风带雨的行程中,还能以笠护人。
若有这么干干净净的人,便是初发心菩萨。
--简媜《私房书》

5. 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
净琉璃菩萨:菩提明心,拈花一笑,琉璃苇渡。
--《霹雳布袋戏》

6. 菩萨,是一个很愿意帮忙的东方女人,一生只帮你一次。
--《写给挂在脖子上的菩萨》

7. 菩萨所有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为了众生,没有一念的我我我。
--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8. 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都是古佛,但为了度众生而示现菩萨。
--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9. 为了众生而没有众生,所以菩萨度众生不着众生相。
--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10. 庙堂之上的佛陀和菩萨,都是眉目低垂,因为他们不想看众生,看到了众生,就看到疾苦,他们不忍,要出来救世。
所以,他们不看众生,只看自己的内心。
眉目低垂。
不看众生看我心。
--梦入神机《星河大帝》

1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要旨,不舍一个众生,是让宇宙法界一切的万类众生都做阿弥陀佛! --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12. 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是让所有的众生都成观世音菩萨。
地藏王菩萨的大悲大愿,是让所有的众生都成地藏王菩萨。
--仁德上人《仁德法语》13. 你的心是阿弥陀佛,一切都是阿弥陀佛。
你的心是观世音菩萨,一切都是观世音菩萨。
你的心是地藏王菩萨,一切都是地藏王菩萨。
--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14. 月光菩萨,彼称颜回;光净菩萨,彼称仲尼;迦叶菩萨,彼称老子。
--中国撰述的经典《清净法行经》

15. 如果菩萨对菩萨生起嗔恨,那就像以铁断铁一样,将摧毁一切善根。
倘若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对得地的菩萨起嗔心,所有的善根将焚毁无遗。
--益西降措仁波切《益西降措仁波切官方微博》

6.描写观音的诗句
1.行道观音赞

【作者:释智朋】

尽闻不住,业识忙忙。

空所空灭,遍界难藏。

特地经行往那方。

2.观音赞

【作者:释子益】

杨柳枝头,琉璃瓶里。

一滴浑无,千波竞起。

步步金莲衬足生,何曾踏著自家底。

3.哑子观音赞

【作者:释子益】

赞者舌秃,画者口哑。

篮里锦鳞,愈增高价。

4.观音赞二首

【作者:释祖钦】

鳌翔海运,地迥天空。

一瓶净水,五浊恶风。

安得众生界具证圆通。

5.自在观音赞

【作者:释心月】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拓展资料: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

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

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

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

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7.关于神佛的诗词
《谒》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谒》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