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朱元璋16年戎马生涯最终成中华大地统治者

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农历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于安徽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嘉山明祖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他在很小的时候,以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吃尽了苦头。1344年,淮河流域爆发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瘟疫接踵而至。在这场劫难中,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都先后病死,饿死。16岁的朱元璋靠乡邻的帮助,草草埋葬了亲人之后,孤苦无依的他只好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小和尚。不久,灾情越来越重,寺庙中没有更多的余粮,朱元璋入寺后不到几个月,便被打发出门,云游四方。直到至正八年(1348年),在外漂泊了整整三年后,朱元璋才又回到了皇觉寺。三年坚难困苦的云游乞讨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社会见识;同时也使他饱尝了颠沛流离的艰辛和痛苦,铸造了他性格中残忍、猜忌的一面。这段复杂的人生经历对于他以后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元朝末年,政治愈发黑暗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终于在1351年,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身居清静之门的朱元璋,亲眼目睹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心情难以平静。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在儿时的伙伴汤和的介绍下,朱元璋投奔了濠州郭子兴的红巾军队伍。这一年,朱元璋24岁。

由于他勇武过人,在红巾军中很快就崭露头角,逐渐升迁。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使他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此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逐渐掌握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为拥兵十万的大元帅,在通向皇帝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由于幼时家贫,朱元璋没读过多少书,但他勤奋好学,在打仗的间隙也不忘记读书学习。他还喜欢结交文人儒士,曾先后网罗了李善长、陶安、朱升等一大批儒雅之士,经常与这些人一起讨论,谈古论今,分析时势,请他们帮助出谋划策。

1355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以左副元帅职,成为这支起义军的实际领袖。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听从谋士的意见,率军攻下金陵(元朝称集庆),招降康茂才等军民50余万,当天便改集庆为庆天府。同时,他采纳儒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军队愈发兵强马壮,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机成熟之后,朱元璋又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丝绸的浙江一带。他先后率军占领了诸暨、处州等地,孤立的元军据点也相续被消灭。随后,他又适应新的军事形势,对东南采取守势,东北和西面采取攻势的战略,在军事上取得了有利的局面;随后,他集中兵力相续制伏或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农民起义军的队伍,接着又乘胜南进,攻克占领了除四川、云南之外的整个南部中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又调集精锐部队,不失时机地北伐。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攻克元朝的首都大都,统治中国近一百年的元朝土崩瓦解。在南征北伐取得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四十岁的朱元璋在文武百官的欢呼声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金陵(今南京)为首都。经过十六年的戎马生涯,朱元璋终于由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