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因为府兵制,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可能原因并非如此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韩信临行前发出的浩叹。

汉朝开国一代英雄韩信,看透了自己的命运,也看透了历史的轮回。

自汉朝以来,除了唐朝,凡是大一统的朝代,开国功臣差不多没有善终的。

推荐历史人物故事阅读:李世民想占卜大唐何时会亡,袁天罡:猪上树之时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除了不恋权位的张良外,其余封侯的开国功臣全部消灭掉了。

宋太祖赵匡胤,虽没动用武力,但是用了成本最低的方式,杯酒释兵权,把权力全部收回手中。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二十年间,通过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蓝玉案)把朝中功臣全部收拾干净。

由此可见,一旦天下太平、政权稳定后,开国功臣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留着这些能人在身边已经成为了开国皇帝的威胁,面对随时可能带来的威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消灭掉,这差不多成为了开国皇帝的普遍逻辑。

唯一例外的,就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

为什么用李世民做比较,而不是唐高祖李渊呢?

一是李渊称帝后,天下并未大一统,此时还有王世充、刘武周、窦建德等武装割据势力。

二是李世民的政权也是靠自己的武力得来的,而身边的功臣差不多都得到了善终。

究其原因,非常多人把其归于当时的军事制度——府兵制。

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战时军人是军人,不战时军人是农民。功臣们手中没有军队,所以也折腾不出什么事来。

个人认为这个原因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应该是主要因素。

一是因为当时李世民发动政变时,禁卫军全部由太子李建成把控,军事实力上,李世民并不占优势,但是李世民硬是靠着八百卫兵相助,战胜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二是李世民对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的侯君集也判处了死刑。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应该是李世民御下有方,功臣们并没有反叛之心。

唐太宗李世民宅心仁厚,更善长厚黑学,善于通过政治手腕赢得人心。

史书记载,有一次在宴席上,开国功臣尉迟敬德居高自傲,不甘自己座位靠后,大闹宴席。

尉迟敬德堪称玄武门之变,武将中第一功,正是他在李元吉快要射中李世民的时候,及时赶到一箭射死李元吉,锁定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局。

唐太宗知道后,对尉迟敬德劝诫道: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

面对跟随自己数十年的兄弟,唐太宗用汉高祖时期,韩信、彭越被被诛杀的故事,进行训诫尉迟敬德。

言语虽重,但是情义深厚。

时刻对功臣傲慢的情绪进行敲打,避免功臣犯下更大的罪过而治罪,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情商之高。

相比刘邦、朱元璋不是重赏就是杀戮来说,懂得御下的李世民,已经很好的平衡功臣之间的关系,赢得拥护和支持,还有什么杀功臣稳政权的意义呢?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