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虞允文名气不如岳飞,为什么毛主席称他为“千古一人”?

中国的历史上,英雄层出不穷,都是乱世出英雄,英雄有非常多都不是在乱世出现的。

中国历史也可以说成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来,每个朝代都有战争,每当国家在生死存亡之际,总会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其中力挽狂澜者,会被历史会永远的记住。

其中有一个人,他曾在大宋差不多遭受灭国之灾的时候,差不多是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于将倾,救中华于水深火热,他的名字叫虞允文。

或许是杨家将的故事太好听,或许是岳飞的名气太大,后人差不多忘记了这个民族英雄。

虞允文(1110年1174年 ),字彬父,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小时候就很聪明.

虞允文七岁就能写的一手好文章,而且还是个大孝子,母亲去世的时候,虞允文过度伤心,常常在坟前哭泣,和他一起相依为命的父亲去世后,他考取功名,中了进士及第。当时秦桧当权,虞允文未能受到重用,秦桧死后,虞允文在仕途上才得以崭露头角,但是此时的他已年过半百。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他在出使金国时,见其大举运粮造船,便在回朝后请宋廷加强防御。

公元1161年,金国频频南侵,金国皇帝完颜亮率领大军渡过淮水,进军长江,金军一旦渡过长江,则大宋危矣,形势十分危及。

虞允文临危受命,被宋高宗以参谋军事派去采石犒劳南宋军士,眼见士兵军心涣散,虞允文说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

虞允文说:"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

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虞允文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一万八千的兵力与号称四十万的金军决战于采石矶。

结果南宋军队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金国皇帝完颜亮震惊了,他想不通为什么金军会失败,于是他下达了死命令,士兵必须在三日内渡江,否则格杀勿论,但是他的命令没能奏效,最后还被部下杀死,随后金兵退兵议和。

采石之战的胜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挽救了大宋,使"宋事转危为安" 吗,从此虞允文名扬天下,朝野上下无不称颂。

次年,虞允文任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

乾道元年(1165年),虞允文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乾道三年(1167年),他又出任四川宣抚使、知枢密院事。

乾道八年(1172年),虞允文加授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旋即再镇四川,封爵雍国公,世称"虞雍公"。

虞允文在相位时,大力提拔贤良之士,如洪适、汪应辰、杨万里、胡铨、周必大、王十朋、赵汝愚、晁公武、李焘等人 。

公元1162年,虞允文发动北伐,可惜南宋实力不济,只能依险守御,消耗对手。如果轻易北伐,很难取胜。

虞允文没能收复中原,宋朝皇帝只想偏安一隅。此后不得志的虞允文只能大力选贤任能,并多次试图北伐,以至于忧劳成疾。

1174年淳熙元年(1174年),这位功劳堪比岳飞,文采不输文天祥的虞允文去世了。他被赠为太师,谥号"忠肃"。

几百年后,当毛主席读二十四史时,看到了他的事迹,为他写下八个字"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