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关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诗句

1.有没有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方面的诗
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王饮酒 □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六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娥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

李白、李贺是唐代不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
同是描写秦始皇的诗篇,李白的《古风》(其三·秦王扫六合)与李贺的《秦王饮酒》,写法不同,但各出机杼,各呈异彩,成为交相辉映,珠联璧合的名作。

先看李白的《古风》(其三)。
诗歌前半部分肯定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巩固天下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顺应了历史的愿望和要求,使国家由战国纷争的割据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太平,维护了百姓的利益,历史功绩彪炳千古。
所以诗人开篇即满怀激情地讴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统一局面,诗人接着叙述了秦始皇的“大略”:始皇采取两种措施,一是二十六年尽收天下之兵器,铸成金人(铜像)十二,存于宫内;一是刻石纪功(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彰显天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南登琅邪,“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肯定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定法律以及中央集权等措施;三十七年,“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批判了六国诸侯企图复辟叛乱的行为,从舆论上防止了六国贵族的反抗,维护了天下统一。

于是“函谷正东开”,天下才真正归于一统。
诗歌中诗人用“虎视”形容秦王,表现他目光如电,气势如虎的王气;又通过他挥动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的动作,刻画了秦始皇神采飞扬、大义凛然的霸气。

而《古风》的后半部分,从诗歌的章法上讲明显由“起”和“承”进入“转”和“合”。
李白根据历史记载,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对秦始皇修筑陵墓、采药求仙等荒唐行为进行了批判和讽刺。

秦始皇动用七十万人在骊山修墓、置铜棺,派遣方士徐芾入海求仙、架弩射鱼,《史记·秦始皇本纪》都有记载。
在写法上,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秦王种种行为,揭示其自私、愚昧的内心世界。

他劳民伤财,挥霍民脂民膏修建陵墓,这还不够,“尚采不死药”,借之托长生。
所谓“神仙”之说,本来就是荒诞不经之谈,哪里能采到成仙不死之药呢?但“茫然使心哀”之后,秦始皇并没有就此罢休,又派了海船连弩射鲸,被方士接二连三地欺骗,却始终执迷不悟。

最后,诗人用“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来“合”修陵墓、求长生之事,笔力雄劲简洁,寓意深邃冷隽,从对秦始皇故事的叙述中,回到诗人创作的当下现实中来,讽刺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结尾虽说只有两句十字,却胜过千言万语 。

李白是一个久享盛名的诗人,面对这样一个诗歌圣手,后来者李贺没有却步。
没有却步,在于没有模仿因袭,而是意匠经营,独辟蹊径,独出机杼,把相同的题材作了不同的处理,使《秦王饮酒》同样取得了成功,秘诀就在于创新。

《秦王饮酒》的前四句,正面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这四句诗,同李白诗的前四句内容相同,但写法上却独具特色。

李贺把李白诗的前两句压缩成了一句,写秦王能威服猛虎:在秦王面前,猛虎由威镇山林的兽中王,变成了坐下骑,它服从秦王的指令,驮着他巡游八极,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这样的描写使秦王形象披上了一层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
“剑光照空天自碧”,突出了秦王统一中国时的无比威力,仿佛他连剑都不用挥动,只要剑光一照,天空就会呈现一派碧色,立即实现天下统一。

正如《庄子·说剑》所云:“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真是所向无敌,何等轻而易举!“劫灰飞尽古今平”比“诸侯尽西来”更具有夸张意味,更强调了秦王统一中国的深远意义。

佛教认为,经过一次大水、大风、大火毁掉一切之后,重新建立世界,叫一劫。
劫灰,指劫火的余灰。

灾难已经过去,分裂割据的中国,变成了统一太平的天下,七个字蕴涵着强烈的赞颂之情。
让人更为惊叹的是,李贺把秦王统一中国这个历史过程,用“羲和敲日玻璃声”来表现。

羲和驾驭六龙为日御车的神话,很多古典作品中用过。
屈原《离骚》有句:“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李贺深受楚辞影响,但在羲和驾日这个典故的运用上,他却有自己的创造。
屈原为了“吾将上下而求索”,惟恐“日忽忽其将暮”,所以希望日车不进。

李贺则让羲和催日快行,以表现秦王统一中国时风卷残云般的气势,与“剑光照空天自碧”上下呼应,把时间流逝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过程,通过神话传说的运用,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有形。

2.关于秦王灭六国的诗句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的意思是劝人要从小努力、刻苦学习,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劝学诗》[唐]韩愈读书不破费, 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 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 富者因书贵。
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书院》[宋]刘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勤劳懒惰自己知道;如果多读书有了知识,就等于在农业上有了大丰收。
也体现了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3.赞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诗有哪些
秦始皇作者:王安石

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

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4.秦王嬴政诗词
秦始皇嬴政

轻生似芥,造墓焚书行酷法;

纳谏如流,废封置县统乾坤。

注:他筑长城,修阿房,造陵墓,焚书抗儒,行酷法苛政,役使天下臣民如役狗,有人称其为天下第一暴君;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废分封,置郡县,统一度量衡和钱币,使书同文,车同轨,立法创制,历两千而不衰,功莫大焉,故说他生性残暴,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不为过,可他又纳谏如流,大肚能容,他就是这样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的文字是如此的豪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的诗句是如此的快意。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忘了作者,应该是个明朝的官写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毛泽东 《沁园春/雪》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
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
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
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
寒山 【诗三百三首】六合已横扫,何须地下军?干戈区宇息,图匕梦魂惊。
嗣子鹿迷马,遗尸臭杂腥。
徒凭黔首力,奇迹世无伦。
《咏秦始皇兵马俑》

5.赞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诗歌有哪些
秦始皇 作者:王安石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6.赞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诗有哪些
秦始皇 作者:王安石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
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