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关于中秋赏花灯的诗句

1.中秋节有哪些关于赏花灯的传说
吃月饼,赏月。
吃团圆饭!

“竖”中秋 《礼记》是记周代祭礼的书,中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之句,即春天拜太阳,秋天祭月亮。
因为“秋”字从“禾”及“火”,寓“庄稼成熟”意。
有好收成,自然要多谢月亮了。
流传至民间,就有赏花灯、制饼果、宰鸡鹅、吃团圆饭、拜月、祭月、赏月等贺中秋的文化习俗。
往昔广州人也不例外,且自有地方特色——“竖”中秋:八月十五中秋夜,竖旗杆于楼台上,挂点上灯笼,摆开茶果饼饵,一家人聚吃行乐,叫“竖中秋”。
挂灯笼有“添丁”之意,小孩结伴提着各式灯笼到处巡玩。
吮田螺:相传张古老精于编织草鞋,赠送给无鞋穿的穷人。
某财主得知,认为是生财之道,要张古老给他的家丁传授织鞋技艺,张不允,被打至吐血。
张临死前恐艺失传,乃于八月十五夜叫穷邻居过来,在月下授编鞋艺,教至刚织好鞋底便身亡了(所以草鞋有底无面,前后安耳,用绳穿成)。
张古老生前喜食田螺,故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人们每年中秋节以螺拜祭张古老,拜后大家一同吮食田螺,说吮螺会使眼睛更明亮。
征对联:中秋征联不知始于何时。
老广州多知道,1933年谭杰南、陈伯绮将位于第十甫的关姓大宅改建经营饮食,店号“陶陶居”。
后为宣传其制作中秋月饼之精,举办月饼征联,请名士黄慈博阅评等第。
评出第一名为闻谷音,其联云:“明月不愁珠馈夜,中天高望练横秋。
”此活动一直传下来。
(注:黄慈博,即黄佛颐,编著《广州城坊志》。
) (刘文澜 ) 盼“月破”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多数人都盼中秋月圆的时候,在我国有些地方却是盼望“月破”。
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土族,就有“打月亮”的习俗:中秋之夜,家家院子里放一盆清水,当圆月的倒影出现在盆中时,人们便不停地用小石子击打,直把那轮圆月打得“体无完肤”。
在鲁西北的临清一带,过去也有“铰月亮”的习俗:中秋节这天,家家都剪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贴在窗上,圆月中有传说中的嫦娥或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
按当地风俗,这圆月必须在当天撕破,这样可以驱除邪气,带来好运。
这风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
封后又对她不放心,担心她坑害穷人,便令她“见破即回”。
因此,人们撕破月亮,是为了让穷神望而却步,让生活富裕美好。
盼月圆也好,盼“月破”也好,都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目标是一致的。
这种民俗的差异,正好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2.中秋节赏花灯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赏花灯,多数集中在江南水乡南方一带,寓意将祝福带去。
花灯也是多种多样,如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美轮美奂、精致小巧令人赞叹。

全国各地中秋节赏花灯活动: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
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
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
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
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
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3.中秋节赏花灯
中秋节为什么要做灯笼

营造喜庆的氛围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喜庆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赏月、拜月、吃月饼。
同时,人们会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做好各种各样的灯笼,到了中秋节前两天,大家都会挂起各种各样的红灯笼,营造一种非常喜庆的氛围,以庆祝中秋佳节的来临。

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秋节做灯笼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除了中秋节要做灯笼,挂灯笼,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也会挂灯笼。

象征着团圆的意义

中秋节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的月亮非常圆。
在古代,灯笼其主要作用是照明,也是幸福团圆的象征。
一支民谣说出了它的喜庆色彩和功能:“正月十五闹花灯,五月端午挂红灯,六月无风放天灯,七月十五莲花灯,八月十五玉兔灯,九九重阳孔明灯。

4.中秋节赏花灯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赏花灯,多数集中在江南水乡南方一带,寓意将祝福带去。
花灯也是多种多样,如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美轮美奂、精致小巧令人赞叹。

全国各地中秋节赏花灯活动: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

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
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

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

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
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5.形容“花灯”的诗句有哪些
1. 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
《滴滴金·尊前一把横波溜》

2.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
《元夜有感》

3. 卿月花灯彻夜明,吟肩随处倚倾城。
《邀祝秀才(二首)》

4. 剩绮余芬还有韵,夜阑频点照花灯。
《落花(六首)》

5. 月下对花灯下字,年来渐觉老上关。
《眠昏》

6. 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
《灯夕》

7. 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
杨万里

8. 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
《姑苏元夕》

9. 雨粘初藓壁,风谢欲花灯。
《清夜》

10. 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对梅花灯欲昏。
《除夜》

11. 故宫盆景嵌珠宝,元夜花灯下陇畦。
《刨冻菜》

12. 春风九市花灯。
尚忆东楼行乐,谈笑故人情。

13. 桂魄澄辉,禁城内、万盏花灯罗列。
《念奴娇·桂魄澄辉》

14. 讶鼓通宵,花灯竟起,五夜齐开。
《失调名》

15. 万朵花灯夜宴,一叶扁舟海岛,寂寂五更风。
《水调歌头·仙掌下驰道》

16. 七人四百九十岁,吴家堂上看花灯。
袁凯

6.描写花灯的诗词
这样的诗词有很多。
略举一二吧。

1、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B音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崔液《上元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 》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7.有关中秋节的七绝诗句
中秋月

(唐)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唐)薛莹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不见月

(唐)罗隐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夜不见月

(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中秋寄南海梁侍御

(唐)李群玉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中秋夜君山台望月

(唐)李涉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中秋夜戏酬顾道流

(唐)孙蜀

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